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現房銷售”話題再引市場關注。多地積極試點現房銷售,配套政策持續完善,推動其市場占比穩步提升。
東方IC
商品房預售制源自香港,20世紀90年代引入內地后成為主流,曾助力房企快速回籠資金、提升開發效率。但隨著市場發展,預售制引發的交付風險、質量糾紛等問題凸顯,現房銷售試點由此展開,在市場過熱時為拿地“降溫”,在行業風險暴露時保障“保交樓”。
從地方試點看,海南是全國首個省級推行現房銷售政策的省份,2020年3月規定新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房實行現房銷售。北京自2021年起在集中土拍中擴大試點范圍,2023年集中供地制度優化后部分地塊仍設“競現房銷售”環節。深圳2023年8月重啟現房銷售探索,2024年10月有地塊要求全部現房銷售。
政策層面,中央與地方合力支持現房銷售試點。中指研究院監測顯示,自2022年末以來,超30個省(市)試點現房銷售或出臺支持政策。合肥、鄭州等地明確部分項目試點,贛州、九江、山東等地出臺延長土地出讓金繳納期限、契稅補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配套政策。2023年1月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首次系統提出現房銷售概念,此后山東、安徽等多省明確試點。2024年12月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將推行現房銷售列為2025年重點工作之一。
數據方面,現房銷售占比逐步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現房銷售面積約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9.1%,占比達30.84%,2020 - 2023年占比分別為12.7%、13%、17.3%、22.5%。
對于現房銷售的影響,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認為,其是房地產增量市場未來大趨勢,也是推動房企高質量轉型的重要舉措,但全面鋪開需多維度配套改革。當下全面推行時機不成熟,實施過快或提升市場風險、沖擊行業。對房企而言,現房銷售使資金回籠周期變長、壓力增大,短期內還會減少新房供應量,延緩市場復蘇。不過長遠看,現房銷售能提升產品品質,倒逼房企優化設計、建材和配套,還將推動行業優勝劣汰,加速行業整合。(陳十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