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陜西省黃陵縣檢察院干警對該縣某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進行“回頭看”。
“以前進貨全憑經驗,現在蔬菜有了‘身份證’,我們賣得放心,顧客吃得安心。”日前,陜西省黃陵縣某農貿市場商戶老李向前來走訪的黃陵縣檢察院檢察官說。
如今,黃陵縣各市場售賣的農產品產地來源、進貨憑證、質量檢測合格證明、農殘檢測結果等均可追溯。而在一年前,近400家商戶中過半未建立進貨臺賬,農產品安全隱患很大。該縣農貿市場的轉變,源于陜西省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檢察履職護航食品安全的履職實踐。
農貿市場的蔬菜可溯源
2024年初,黃陵縣檢察院檢察官在履職中發現,轄區6個農貿市場近400家商戶中,超半數未建立進貨臺賬,甚至部分蔬菜的產地來源都無從知曉。這些市場人流量大,一旦發生食安事件,很難查找問題源頭。此外,這些市場還存在抽檢頻率低、農殘公示滯后等問題。
據此,黃陵縣檢察院依法立案,隨即開展調查核實工作。2024年6月20日,一場公開聽證會給整改按下“加速鍵”。檢察官在聽證會上展示的證據觸目驚心:某批發商的供貨單上,產地證明欄長期空白;零售攤位的預包裝蔬菜,生產日期竟被手寫涂改……
“必須建立從田間到攤位的全鏈條監管!”在召開聽證會的同日,該院依法向該縣市場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收到檢察建議后,該部門立即部署開展“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行動:開展相關農殘檢測229批次,對其中涉及不合格產品的9個批次商家作出行政處罰;推動建立憑證入市、憑證溯源的經營秩序。
為了從源頭控制農殘超標,保護“舌尖上的安全”,2024年8月至9月間,黃陵縣檢察院協同該縣市場監管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在規范農藥經營與源頭管理、嚴格控制種植環節的農藥殘留方面形成合力,共同走進田間地頭,在45個村莊設立農藥監管公示牌,向種植戶發放2300余份《禁限用農藥名單》。“過去用農藥憑經驗,現在得按規范記錄臺賬。”種植大戶劉大爺向記者展示了他領取的農藥管理冊,上面詳細登記著用藥劑量和采摘間隔期。
經治理,自2024年9月以來,該縣農貿市場逐漸出現可喜變化:批發商主動索要產地證明;零售攤位進貨的大棚蔬菜水果自帶溯源標志;群眾買菜可以隨時“驗明正身”。
2024年以來,陜西省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對線上、線下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食品的監督力度,立案辦理農貿市場、超市農產品食品違法案件233件,與行政機關建立長效協作機制,推動全面整治果蔬肉類等食品市場經營秩序,守護好百姓“菜籃子”“米袋子”。
從“隱秘角落”到“陽光廚房”
農貿市場的蛻變,只是陜西省檢察機關守護食品安全的一個縮影,除了農貿市場,外賣行業食品安全同樣牽動人心。今年4月10日,渭南市城區的一間民房內,外賣騎手如往常一樣推開貼著“黃燜雞米飯”字樣的玻璃門,防蠅簾嚴密垂落,食材分類整齊地碼放在不銹鋼貨架上,操作間頂部的攝像頭正將畫面實時傳輸到外賣平臺的“明廚亮灶”專區。這家曾被強制下線整改的無堂食外賣店,如今已成為當地首批完成數字化改造的示范店。
2024年5月,外賣騎手、“益心為公”志愿者李軍向渭南市檢察機關提供了外賣店食品衛生不達標的線索。收到此線索后,渭南市檢察院對轄區外賣商家開展實地調查,發現20家無堂食外賣店存在餐飲場所環境衛生差,食品原材料超過保質期、霉變、無標識,食品添加劑無使用臺賬記錄等問題。
渭南市檢察院依法立案后,于2024年7月5日向該市市場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對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處理。隨后,該市市場監管部門建立“一戶一檔”電子臺賬,并按照《陜西省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實施辦法》《陜西省食品經營許可審查細則》的規定,要求新入網商戶必須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截至今年3月,轄區237家無堂食外賣店完成功能分區改造,80余家后廚實況錄入外賣平臺,消費者手機下單時能實時查看食品制作過程。
自2024年以來,該省檢察機關針對新業態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持續開展專項監督行動,共發現涉社區團購、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等互聯網新業態食品藥品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89件,立案80件,制發檢察建議85件,起訴3件,助力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大數據揪出違規“跨界商家”
在數字化時代,陜西省檢察機關還借助科技力量,精準打擊違規經營行為。2024年夏天,西安市某足浴店因“泡腳+自助簡餐”套餐走紅,而在“益心為公”志愿者的鏡頭下,這里食物制作區墻面、地面污漬斑斑,過期食材與按摩精油混放在銹跡斑斑的冰柜里。
2024年6月,收到“益心為公”志愿者反映的線索后,西安市未央區檢察院立即開展初步調查。經查,該足浴店未按相關規定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未按規定設置食品加工、銷售、貯存等場所而經營熱食類簡餐,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
未央區檢察院于同年7月25日對該線索立案調查。該院通過運用自研的違法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對比篩查,將企業工商信息與食品許可信息碰撞,篩查出轄區足浴和保健養生行業商家異常信息3483條。該院依法將相關線索移送有關部門。有關部門隨即開展專項整治,對足浴店等休閑養生行業可能存在的無許可經營、超范圍經營等違法行為開展排查,共排查企業196家,督促26家企業進行整改。
針對暴露出的共性問題,經市、區兩級檢察機關研究討論,2024年8月9日,西安市檢察院向該市市場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開展食品經營許可合規性檢查。收到檢察建議后,該部門在全市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銷售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共檢查食品銷售單位3671家次,查處無證食品銷售單位57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48份,立案查處18起,罰款11.5萬元,實現了從個案辦理到類案監督的多層次治理。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之一,一直是檢察機關的辦案重點。陜西省檢察機關將以‘食藥安全益路行’檢察公益訴訟監督活動為有力抓手,向社會治理的‘堵點’‘盲點’發力,將檢察職能延伸到背后的制度缺失、管理不到位等治理問題,推動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以公益之名助力民生愿景變幸福實景。”陜西省檢察院副檢察長高潔表示。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