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邪是我們人體最容易感受到的病邪之一,“風為百病之長”,絕大部分病癥的起因,其實都與它有著重要的聯系,雖然風是春季的主氣,但風氣淫勝,傷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出現,只不過是在春季更為常見罷了,風邪來去疾速,善動不居,變幻無常,而且無孔不入。
當風邪順著我們的腠理進入體內時,就會很容易誘發病癥,其中,最常見的病癥就是中風,在中醫學范疇中,中風有真中和類中的區別,存在中臟腑和中經絡的差異。風邪進入體內的經絡,便會導致體內的氣血不通,經脈也會因此失去濡養。
其實,中風病癥就是因自身正氣虧虛,風邪趁虛而入,所導致口眼歪斜病癥,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也曾提到過,當體內的氣血虛弱不能正常濡養經脈時,便會導致手腳的經脈不能正常運動,舌頭僵直無法正常言語。風邪散見,善行而數變,風邪最開始侵犯經絡的時候,往往會使諸多經脈同時受到干擾,病情變化多端,所以,在治療上,往往以祛風通絡為主,同時兼以活血宣痹,養血益氣。
而在眾多的中藥方劑里,劉完素的這個經典方劑,就是治療或緩解此病證的常用方劑,在臨床上也備受醫家青睞,它便是今天的主角——大秦艽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所創立的大秦艽湯,不僅能夠祛風通絡以治標,更能活血益氣以治本,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奇效良方。
大秦艽湯有著祛風清熱,養血活血的功效,通常被用來治療血虛受風,風邪初中經絡所導致的口眼歪斜,整個方劑中的藥物配伍偏多,包含了秦艽、川芎、川獨活、當歸、白芍、石膏、甘草、川羌活、防風、白芷、黃芩、白術、茯苓、生地黃、熟地黃以及細辛這16味中藥,屬于藥物配伍較多的方劑,所以,在用量上,都算不多。
其中,秦艽的用量偏重,因為該藥具有祛風通絡的效果,同時再加入羌活、獨活、防風、白芷、細辛等辛溫的藥物加以輔佐,可以增強其祛風散邪的能力。
治療風邪的藥物大多具有燥性,會很容易傷及體內陰血,而且患者出現的口眼歪斜、舌頭僵直等癥狀,多是體內血虛不足,不能正常濡養經脈所致,因此,就需要配以熟地、當歸、白芍、川芎等藥物,來活血養血、補血養筋,經脈疏通了,風邪自然就容易被消散,同時,這些藥物的溫潤之性,還可以防止風藥的溫燥,避免耗損體內更多的陰血。
脾臟是我們體內的氣血化生之源,因此,此方還用到了白術、茯苓、甘草來益氣健脾,以化生氣血;而生地、石膏、黃芩能夠清瀉內熱,很適合風邪不散郁而化熱的患者??v觀整方,雖然使用到的藥物數量較多,但做到了疏散和養護相結合,邪正兼顧,共同發揮著祛風清熱,養血通絡的功效。
本方劑中的辛溫發散藥物居多,而且中風存在內風致病和外感風邪致病,而該方劑主要針對的就是外在風邪所導致的病癥,因此,對于內風擾動所誘發的口眼歪斜患者來說,此方劑并不適用,在使用前,需要辯證病情,謹慎用藥,以免因誤用造成不良后果。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