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洗的車
停樹下一晚上
油油的!車窗都被糊住了!
還有不少市民反映,在經過城區部分路段時,人行道和非機動道上,總覺得有像“雨滴”一樣的不明粘液滴下來,形成一層粘乎乎的表面,鞋踩上去會出咯吱咯吱聲。
不光如皋
全國多地近期都出現了類似情況
這些黏黏的液體究竟是什么?
有人說是樹滴下的油
也有人說是蟲子的“尿”
“幕后黑手“竟是芝麻粒大小的它
其實,這一切的 “幕后黑手”
就是園林最常見的蟲害
蚜 蟲
每年春夏之交是落葉喬木的換葉季
尤其是欒樹、柳樹、樸樹、櫸樹等常見行道樹種
容易成為蚜蟲的 “重災區”
蚜蟲們聚集在樹木的嫩枝、嫩葉上
以植物的汁液為食
吃飽喝足后產生大量分泌物
由于蚜蟲排出的尿液是甜的
這些液體不斷滴在地面和植物上
便成了這場 “甜蜜的災難”
除了制造“天降甘霖”
一些品種的蚜蟲還會到處飛舞
給人類制造點小麻煩
近期較為常見的是樸綿葉蚜
它的主要寄主為樸屬植物
身體上有蠟腺,可分泌出蠟質
觸角、足都被蠟粉蠟絲覆蓋
看起來像一團白色的飛絮
每年這個時候會隨風飛舞
有時落在衣服上、頭發上
不小心還會入口入眼
飛舞的樸綿葉蚜
如何避免“蟲蟲危機“
園林局綠化養護隊噴藥除蟲作業(圖源:長江日報)
由于春季高發蚜蟲、木虱會啃食嫩葉并產生大量的分泌物,對植物危害較大。所以園林綠化部門每年都會對病蟲害進行監測,并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比如噴灑藥物等。
據了解,當氣溫達到16℃至24℃,蚜蟲繁殖最快。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夏季降雨量的增大,蚜蟲將會大量死亡,數量驟減。大家稍加忍耐一段時間,便能度過這場“黏雨”。
這些小蟲們分泌的“蜜露”或者蠟質雖然惱人,但好在本身無毒,即使粘在皮膚上或飛蟲進入鼻腔口腔,只要把它清除掉基本上沒有大礙。市民在春季蚜蟲發生期外出時,可以戴上口罩避免吸入。易過敏人群如出現皮膚瘙癢、紅斑丘疹等不適,需要及時就醫。另外蚜蟲對黃色有一定的趨性,市民外出時也盡量少穿黃色的衣服,以?免招引小蟲子上身。【點擊查看】
車主們停車時盡量避免停在樹下。如果沾染了蚜蟲分泌物,需要盡快清洗,附著在車上時間長了可能會腐蝕車漆。如果污漬已經干了,不要硬擦硬摳,容易損壞車漆。可用溫水沖洗軟化再用洗潔劑清洗。如果車上膠狀物較多,可將車送到專業洗車店清洗,避免清洗不當對車漆造成二次傷害。
如皋的小伙伴們
你最近遇到過
行道樹“下雨”的現象嗎?
來源:新聞坊、科普中國、上海自然博物館、長江日報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