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選舉的戰火燒得正旺,李在明本來穩坐民調頭把交椅,卻突然掉鏈子,支持率嘩啦啦跌了4.3%,還背著司法官司,隨時可能被踢出局,就在這節骨眼上,韓德洙和金文洙兩匹黑馬殺了出來。
一個無黨派務實派,一個保守派硬漢,分別拿下34.3%和27.8%的支持率,氣勢洶洶。18%的中間選民還沒吭聲,他們手里攥著決定勝負的關鍵票,社會撕裂,司法判決懸而未決,保守陣營能不能聯手?
文案|編輯:清
李在明雖然仍以46.6%的支持率穩坐頭把交椅,但這個數字比4月少了4.3個百分點,顯示出他的領先地位正在動搖,更棘手的是,他的司法麻煩如影隨形,最高法院將他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的案件發回重審,6月3日的判決期限成了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與此同時,韓德洙和金文洙兩位候選人強勢崛起,分別以34.3%和27.8%的支持率,改變了選戰的格局,18%的中間選民尚未表態,他們的決定可能直接左右最終結果。
李在明的司法危機是當前選情最大的變數,過去幾年,他深陷多起訴訟,2023年的絕食抗議和2024年的遇刺事件讓他在公眾眼中成了“受迫害的斗士”,這些經歷為他贏得了不少青年選民的同情,58.7%的20至39歲選民站在他這邊。
很多人認為,針對他的司法指控不過是政治對手的陰謀,意在阻斷他的總統之路,然而法律的腳步并未停下。如果6月3日前最高法院認定他有罪,李在明將直接喪失參選資格,選戰格局將徹底改寫,即使他僥幸過關,司法壓力也會在競選的最后階段牽制他的精力。
這種司法與政治的交織,讓李在明的選戰充滿了戲劇性,他的競選策略直指民生痛點,承諾優先解決住房問題、推動經濟公平,這些主張精準擊中了年輕選民的關切。在外交上,他提出“中美等距”的立場,試圖在美中博弈中為韓國爭取更多主動權。
這種“草根逆襲”的形象讓他在青年群體中如魚得水,但也在中老年選民中遇到了阻力,45歲以上的選民中,他的支持率僅為38.2%,顯示出年齡代際的分化正在塑造選情。
就在李在明忙于應對司法危機時,韓德洙的橫空出世讓選戰變得更加撲朔迷離,5月初,韓德洙辭去代理總統職務,宣布以無黨派身份參選,這一決定瞬間點燃了政壇。他曾在金大中、盧武鉉的進步政府中擔任高官,又在尹錫悅的保守政府中出任總理,這種跨陣營的履歷讓他在中間選民中頗具吸引力,他的支持率迅速攀升至34.3%,成為李在明最直接的威脅。
韓德洙的競選策略主打務實牌,他提出修改憲法、削弱總統權力的主張,直指韓國人對“總統過于強勢”的普遍不滿,他還多次警告,若李在明當選,可能導致“一黨獨裁”,破壞行政與立法的平衡。
這些言論精準捕捉了中間選民對政治極化的擔憂,尤其在50歲以上的選民中,韓德洙的支持率高達41%,顯示出他在中老年群體中的號召力。在外交上,他延續親美路線,強調韓美同盟的重要性,這與李在明的“等距”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然而韓德洙并非沒有軟肋,他與尹錫悅政府的密切關聯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2024年的“戒嚴風波”讓尹錫悅政府聲譽受損,作為曾經的政府要員,韓德洙很難完全擺脫這一標簽。部分選民質疑他是否能真正代表“無黨派”的中立立場,還是只是換了個馬甲的保守派。
與此同時,國民力量黨在5月3日正式推舉金文洙作為候選人,試圖穩住保守陣營的票倉,金文洙的支持率雖然只有27.8%,但他在黨內初選中勝出,顯示出一定的組織動員能力。他的競選主張延續了保守派的傳統路線,特別是在外交上,他主張對朝鮮采取強硬態度,強調國家安全優先,這種立場迎合了部分保守選民的心理,但在整體民意中顯得有些單薄。
金文洙的更大問題是執政黨的低迷形象,尹錫悅政府的支持率長期低位徘徊,“戒嚴風波”更是讓國民力量黨元氣大傷,金文洙作為黨內候選人,很難擺脫這一包袱。
他的選戰策略更多依賴保守陣營的固有票倉,但在中間選民中的吸引力明顯不足,保守陣營內部也面臨分裂風險,韓德洙的無黨派參選分流了部分保守選票,如果兩人在選前無法整合力量,李在明可能坐收漁利。
選情的復雜性還體現在民意的分化上,韓國社會的撕裂在此次選舉中暴露無遺,青年選民對李在明的支持熱情高漲,他們將他視為改變現狀的希望。但中老年選民更傾向于韓德洙的穩健路線,認為他的經驗更適合應對當前的國內外挑戰。這種年齡代際的分化不僅體現在民調數據中,也反映在街頭巷尾的討論中。
18%的沉默選民是選戰的最大未知數,這些選民大多對黨派政治感到厭倦,既不完全認同李在明的激進改革,也不完全信任韓德洙或金文洙的保守背景,他們的態度可能在選前最后階段受到突發事件的影響。
如果最高法院在6月3日之前對李在明作出不利判決,青年選民可能走上街頭抗議,進而推動更多中間選民倒向李在明。反之,若司法程序拖延或指控被撤銷,李在明的“受迫害”形象可能進一步鞏固,吸引更多同情票。
選戰還受到保守陣營整合的制約,韓德洙和金文洙的支持者有部分重疊,但兩人的競選路線差異明顯。韓德洙主打跨陣營的務實形象,金文洙則更依賴保守派的基本盤,如果保守陣營能在選前協調立場,聯合推出一位候選人,或許能對李在明形成更大威脅,但目前來看,這種整合的可能性并不高。
韓國總統選舉的最終結果仍不明朗,李在明的司法風險、韓德洙的跨陣營策略、金文洙的保守派定位,以及18%沉默選民的態度,共同構成了這場選戰的復雜拼圖,接下來的幾個月,候選人如何應對突發事件、如何調整策略,將直接決定誰能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