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沈陽交出了一份令人驚艷的成績單——累計接待國內游客近1003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1%;實現國內出游花費105億元,同比增長超16%。
攜程發布《“五一”假期旅行數據報告》顯示,沈陽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17%,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92%。飛豬發布的《2025年“五一”假期出游快報》顯示,沈陽位列遼寧熱門目的地城市top1。
關于國內出游花費是指游客在沈陽境內的全部消費支出,包括:住宿(酒店、民宿等)、餐飲(飯店、小吃等)、交通(市內打車、地鐵等)、門票(景區、演出等)、購物(特產、文創等),以及其他服務(洗浴、美容等)。
這不僅是一組數字,更是沈陽的華麗轉身。當“共和國長子”換上文旅新裝,當“鐵西記憶”碰撞“故宮紅墻”,沈陽正在用獨特的城市魅力,講述著一個關于復興的故事。
人們可能推遲換車換房,但愿意花幾千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沈陽作為東北交通樞紐,吸引了大量周邊省份游客,相比一線城市,沈陽的消費水平讓游客感到“物超所值”。
沈陽憑什么吸引千萬游客?
在競爭激烈的文旅市場中,沈陽憑什么能脫穎而出?原來沈陽的文旅吸引力絕非偶然,而是城市特質與精準營銷的化學反應。
首先,沈陽擁有不可復制的歷史縱深。
作為清朝發祥地,沈陽故宮、北陵、東陵等世界文化遺產構成了獨一無二的“一宮兩陵”文化IP;作為“共和國工業長子”,沈陽將“工業銹帶”變為“生活秀帶”,中國工業博物館、鐵西工人村生活館、1905文化創意園等工業遺址則承載著新中國工業化的集體記憶。這種從封建王朝到現代工業的時空穿越體驗,是沈陽獨有的文旅財富。
其次,沈陽把握住了文旅消費的新趨勢。
2025年的游客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而是追求深度體驗。沈陽敏銳捕捉這一變化,推出了“沉浸式故宮夜游”“工業遺址劇本殺”“渾河外灘游輪”等創新產品。鐵西區將老廠房改造為文創園區,工人村變身網紅打卡地,讓冰冷的機器設備講述有溫度的城市故事。
第三,沈陽的文旅性價比優勢日益凸顯。
相比一線城市高昂的旅游成本,沈陽提供了“高品質、中價位”的消費體驗。從老邊餃子、李連貴熏肉大餅等特色小吃到東北洗浴文化,從劉老根大舞臺的歡樂二人轉到街頭巷尾的煙火氣,都成為都市人逃離壓力的“情緒出口”,沈陽用“實在”贏得游客口碑。
與動輒上萬的出境游相比,沈陽提供了高性價比的旅游體驗。一頓地道的東北菜人均不過50元,故宮門票僅需60元,這種“花小錢買大快樂”的消費模式,完美契合了當下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人們更渴望通過短途旅行獲得情緒釋放。
一位來自上海的游客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沈陽,花一分的錢能得到兩分體驗,這份‘東北式實惠’太圈粉了!”
第四,沈陽給游客提供了絕對安全的游玩空間。
沈陽巡特警中街特警重裝巡組、故宮女子巡邏隊,以 “柔性執法 + 溫情服務” 為理念,主動為游客提供咨詢、引導等幫助,成為守護群眾安全的 “移動堡壘” 。
在沈陽中街,更是出現了“戰車”,為游客的安全保駕護航,安全感拉滿!
一座城市的自我超越
沈陽文旅的火爆不是終點,而是城市復興的新起點。從“共和國裝備部”到“文旅新高地”,沈陽正在完成一場華麗的身份轉換。
當夜幕降臨,歷史古建筑與工業遺存共同沐浴在燈光下,古老與現代在這里對話,歷史與未來在此交融。
五一假期的千萬游客用腳步為沈陽投票,而沈陽則以自己的方式回應著這份厚愛:不辜負每一份期待,不浪費每一次機遇,在振興東北的大背景下,書寫屬于自己的城市復興傳奇。這,才是流量背后最珍貴的城市密碼。
未來,期待沈陽繼續講好屬于自己的城市故事,讓文旅熱度不僅停留在假期的“爆款”數據上,更轉化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畢竟,一座能讓游客流連忘返的城市,也必定是讓市民幸福安居的家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