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劉騰 李洪橋 )
“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為弘揚勞動精神,培養全縣廣大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山東東明縣各學校圍繞“勞動最光榮”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勞動教育成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生動課堂。
各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召開主題班會,通過觀看紀錄片、講述勞模故事、辯論勞動意義等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勞動的價值。學生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對勞動的理解,并立志從小事做起,用雙手創造美好未來。
有的學校創意開展了“舌尖上的勞動課——我的大席我做主”主題活動,學生們化身“小廚師”,從食材挑選到菜品制作全程參與。學生們各自在家大顯身手,掌勺烹飪,也有一些在父母的幫助下做出自己喜歡的菜品。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陸續出爐,既有傳統家常菜,也有創意新菜品。吃大席,學生們圍坐一堂,分享勞動成果,品嘗自己的手藝。許多學生表示,通過親身體驗,不僅學會了基本的烹飪技能,更深刻體會到“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道理,懂得了珍惜糧食、尊重勞動的意義。
各學校組織師生開展“校園清潔日”活動,學生們拿起掃帚、抹布、垃圾袋,分工合作清掃教室、整理圖書角、刷洗書桌、擦拭宣傳欄,還走進校園綠化帶撿拾垃圾。老師們以身作則,帶領學生在勞動中感受團隊協作的快樂。活動結束后,校園煥然一新,學生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有的學校舉辦了“勞動小能手”技能競賽,學校精心設計了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比賽項目。學生們全神貫注地比拼系鞋帶、疊校服、整理書包等生活技能。靈巧的雙手翻飛間,鞋帶變成整齊的蝴蝶結,校服疊得棱角分明,書包收拾得井井有條。比賽既緊張又有趣,充分展現了學生們扎實的勞動能力和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賽后,許多同學都表示要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有的學校開展了“職業體驗日”活動,學生們通過角色扮演深入體驗不同職業的日常工作。有的穿上迷你警服,神情專注地練習抓捕動作,手持對講機進行模擬巡邏;有的戴上消防頭盔,模擬滅火救援場景;還有的穿上白大褂,體驗醫生問診流程。通過沉浸式體驗,學生們不僅了解了各職業的工作內容,更體會到每份工作背后的責任與付出。活動結束后,許多學生表示要尊重每一位勞動者,長大后也要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的學校發起了“勞動微行動”打卡活動,學生們熱情高漲,在家中主動承擔洗碗、掃地等家務,用勤勞的雙手完成一個個勞動任務,通過每日打卡記錄成長點滴。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生活技能,更讓他們在勞動中體會到付出的快樂,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勞動最光榮”的真諦。
有的學校開展了“勞動創造美”主題手抄報創作活動,學生們充分發揮藝術才能和創意智慧,將對勞動的深刻理解轉化為一幅幅精美作品。有的用工整的書法摘抄勞動名言警句,有的用絢麗的色彩描繪豐收場景,還有的以巧妙的版面設計講述勞模故事。經過評選,多幅優秀作品在校園文化長廊集中展出,一幅幅充滿童真又富有深度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學生們的藝術才華,更傳遞出對勞動者的崇高敬意,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每天吸引大批師生駐足欣賞、交流感悟。
此次“五一”勞動節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全縣廣大師生在實踐中深刻領悟了勞動的價值與內涵。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體驗,學生們掌握了實用技能,培育了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有效促進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銜接,積極營造了崇尚勞動、勤于實踐的良好風尚。
東明縣教體局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從課程體系構建、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基地打造、評價機制創新、家校協同育人等多個維度持續發力,不斷完善勞動教育體系,推動勞動教育常態化、特色化發展,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