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心理咨詢師要做個人體驗嗎?
心理咨詢師的個人體驗(Personal Therapy)是指咨詢師以來訪者身份接受心理咨詢或治療的過程。
從專業發展角度來看,個人體驗被普遍視為心理咨詢師職業成長的核心環節。
結論:咨詢師的個人體驗非「必須項」,鼓勵咨詢師積累個人體驗,但不強制。
例如,中國心理學學會的臨床與咨詢注冊系統沒有要求任何流派的咨詢師,提交自己的個人體驗小時數證明。
那,咨詢師還需要個人體驗嗎?
精神分析相關流派隱性要求咨詢師差不多150 小時以上的個人體驗小時數,認知行為療法(CBT)、人本主義等流派未強制要求個人體驗,但鼓勵咨詢師通過督導、團體訓練或自我反思實現個人成長。
例如,人本主義流派通過“模擬咨詢”等實踐形式幫助咨詢師積累經驗。
研究表明,個人體驗與咨詢療效無顯著正相關性,部分長期體驗甚至可能影響咨詢師的職業判斷。
但主觀經驗顯示,體驗有助于處理自身創傷、提升共情能力。
所以,個人體驗當然要做,就像我們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疼痛或炎癥去尋求醫生的幫助,那么咨詢師遇到自己很難逾越的困境,或者某個反復的議題也會尋求自己的咨詢師一樣。
誰可以幫你開個人體驗
小時數證明?
體驗提供者(咨詢師/分析師)
若個人體驗由其他心理咨詢師或精神分析師提供,需由其本人簽署證明,注明服務時長、流派及專業資質背景。
專業機構
部分機構(如心理培訓中心、督導師團隊)可提供標準化證明模板,需加蓋機構公章并由咨詢師師審核簽字。
大俠心理
可以幫我開咨詢小時數證明嗎?
我個人覺得個人體驗就像是自己的隱私一樣,我比較認可這段話,來源于Miss Chen 的知乎回答心理咨詢師所說的「個人體驗」是什么?
沒有人會詢問我做了多少個小時的個人體驗,因為首先這是我的個人隱私,其次體驗多少并不能代表咨詢師的水平。 體驗的多可能是只因為這個咨詢師這些年經歷不幸,遇到了災害意外重大變故,或者有人格問題,體驗少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咨詢師性格好,心理韌性好,或幸運地沒遇到什么大的波折,所以除了例行督導之外不需要經常被個人咨詢。
個人體驗是咨詢師的隱私,咨詢師不需要通過暴露自己的隱私來證明自己的專業。
因此,我們不開具你的個人體驗小時數證明,如果你確有需要,請找你的咨詢師開具。
歡迎你在評論區提問~
參考文獻
1. 精神分析流派的個人體驗要求
:美國精神分析學會(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APsaA)
- 內容
:候選分析師需完成至少300小時高頻次自我分析(每周3-5次)。
- 引用
:
APsaA. (n.d.).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in psychoanalysi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psa.org
2. 國際研究關于個人體驗與療效的爭議
:Norcross, J. C., & Wampold, B. E. (2011). Evidence-based therapies in integration.
- 內容
:元分析表明個人體驗與咨詢效果無顯著相關性(Meta-analysis of 200+ studies)。
- 引用
:
Norcross, J. C., & Wampold, B. E. (2011). Evidence-based therapies in integration. Psychotherapy, 48(3), 249–252. https://doi.org/10.1037/a0024636
3. 英國心理咨詢與治療協會(BACP)標準
:BACP職業標準框架(2023)
- 內容
:未強制要求個人體驗,但強調督導與持續教育。
- 引用
: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2023). Ethical framework for the counselling profess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acp.co.uk
4. 學歷教育中的“類個人體驗”實踐
:Kernberg, O. F. (2016). Contemporary controversie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 內容
:臨床心理學博士課程通過模擬咨詢間接實現個人成長目標。
- 引用
:
Kernberg, O. F. (2016). Contemporary controversie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Routledge.
5. 行業對個人體驗的倫理爭議
:Lambert, M. J., & Barley, D. E. (2001).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and psychotherapy outcome.
- 內容
:長期個人體驗可能引發咨詢師防御性消費行為。
- 引用
:
Lambert, M. J., & Barley, D. E. (2001).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and psychotherapy outcome.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38(4), 357–361. https://doi.org/10.1037/0033-3204.38.4.357
預約心理咨詢
作者:王大俠
編輯:Chameleon
封面分享:Guim Tió Zarraluki
咨詢師成長必看
關注我們的社交媒體,免費獲取咨詢師必備手冊,表格,協議;免費獲取每月靠譜培訓整理。
公眾號:大俠心理,bilibili:王大俠心理,知乎:王大俠心理,小紅書:王大俠心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