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3日,唐山遵化機場的一間臨時教室里。
一對身穿軍裝的年輕人,交換了結婚禮物。
27歲的新郎閆志國,英姿颯爽,前途無量。
他是北京空軍航空兵部隊的飛行員。
25歲的新娘張勝蘭,笑容明媚,溫柔堅韌。
她是福建軍區醫院的護士,
他們的婚禮很簡單,沒有豪華酒店,沒有鉆戒婚紗。
只有戰友們的祝福,和兩本嶄新的筆記本。
他們不約而同,選了同樣的禮物送給對方。
兩人兩年前經領導介紹相識,全靠書信聯系,相互關心,享受愛情。
“以后的日子還長,咱們慢慢寫。”閆志國笑著對妻子說。
可誰能想到,命運的筆,只給了他們5天的甜蜜。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唐山大地震爆發。
閆志國被劇烈的搖晃驚醒。
屋頂的橫梁砸下來,他的腿被壓住,鮮血直流。
他拼命爬向妻子,卻發現一面墻已經倒塌。
張勝蘭被死死壓住,臉色慘白。
“志國……我脖子好疼……”她的聲音微弱得像風中的燭火。
閆志國瘋了似的徒手扒開磚塊,抱起妻子沖向醫院。
可此時的唐山,早已滿目瘡痍。
醫院擠滿了傷員,醫生看了一眼張勝蘭的傷勢,搖了搖頭。
“頸椎粉碎性骨折,中樞神經受損……最多活3個月。”
新婚第5天,他們的愛情,被命運狠狠掐住了咽喉。
“離婚吧,別耽誤你。”
病床上的張勝蘭,含著淚對丈夫說。
親友們也在勸閆志國,“你還年輕,不能一輩子搭進去。”
可閆志國只是握緊妻子的手,一字一句地說:
“結婚那天我就說過,這輩子就你一個。
3個月也好,30年也罷,我陪你到底。”
醫生預言張勝蘭活不過3個月,可閆志國偏不信。
從此,他每天5點起床,給妻子擦洗、翻身、喂飯。
怕她長褥瘡,他每隔2小時就幫她調整姿勢。
飛行任務再忙,閆志國也會抽空跑回家,哪怕只是看一眼。
3個月過去了,張勝蘭還活著。
半年過去了,她竟然能微微抬手了。
閆志國用行動,一點一點撕碎了死神的判決書。
雖然張勝蘭活過來了,但高位截癱,再也站不起來,失去了生育能力。
有一天,閆志國下班回家,神秘地從背后拿出一個洋娃娃。
“看,咱們的‘女兒’盼盼!”他笑嘻嘻地把娃娃塞到妻子懷里。
張勝蘭愣住了,隨即淚如雨下。
她知道,丈夫是在用這種方式,彌補她不能做母親的遺憾。
從此,“盼盼”成了他們家的一員。
閆志國每年都給“盼盼”過生日,買新衣服。
他甚至用“女兒”的口吻,給張勝蘭寫信。
為了讓妻子重拾希望,閆志國還鼓勵她寫字。
張勝蘭的右手癱瘓,他就把筆綁在她左手上,一點一點陪她練習。
1978年,閆志國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
那是張勝蘭用左手,一筆一劃寫了很久的信。
“志國,這是我第一次寫信……我很好,你別擔心。”
這個鐵骨錚錚的飛行員,捧著信哭得像個孩子。
即便每天照顧妻子張勝蘭,閆志國也從沒有因家庭放棄飛行。
他是部隊里的王牌飛行員,多次榮獲“優秀飛行員”稱號。
他還是被空軍黨委表彰的“活雷鋒”。
無論多忙,閆志國都會安排好妻子的生活。
出差前,他會提前準備好幾天的飯菜,托鄰居幫忙照看。
飛行歸來,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給妻子翻身、按摩。
他的時間表精確到分鐘,卻從未讓妻子獨自躺超過2小時。
退休后,閆志國終于可以全天陪伴妻子。
他推著輪椅,帶她去了中國的長城、故宮、西湖……
他們的相冊里,都是張勝蘭燦爛的笑臉。
“以前我開飛機帶別人看世界,現在,我推著你慢慢看。”
2017年,張勝蘭的生命還是走到了盡頭。
41年的相伴,閆志國早已白發蒼蒼。
他輕輕為妻子換上那套珍藏的軍裝。
那是他們結婚時穿的。
“一輩子愛漂亮,走也要走得體面。”他喃喃地說。
張勝蘭去世后,閆志國常常翻看她寫的小說《憂愁河》。
書里有句話:
“一次大難,讓生活從火爐跌入冰窟;但你的愛,又把長夜變成了曙光。”
2019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閆志國“時代楷模”稱號。
領獎臺上,他說,“我沒什么特別的,只是做了一個丈夫該做的事。”
41年,15000多個日夜。
他用行動證明:愛情不是風花雪月,而是災難來臨時,我依然緊握你的手。
在這個“閃婚閃離”的時代,閆志國和張勝蘭的故事像一束光。
真愛不是沒有磨難,而是在磨難中,依然選擇并肩。
如果你也被這份愛情打動,請【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相信:
這世上,仍有至死不渝的深情。
本文作者 | 檸檬雪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