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國際自由貿易的大環境不好,(海南自由貿易港)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生不逢時,所以要冷靜、理智地(看待)它可能產生的作用......不能把大家的胃口吊得太高,期望值搞得太高。”
這是龍永圖在今年三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某分論壇上的發言,直率如斯,令人欽佩。
去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他也頻出金句,比如,
“海南這么大一點,放開就放開,還怕什么?……既然要給海南優惠政策,就干干凈凈地給,不要帶這個條件、那個條件,讓大家都搞不清楚。”
言者有心,聽者無意,這么帶勁的意見似乎未給海南帶來太多改觀。
回到今年論壇上,龍永圖又強調,現在海南要做的是怎么樣利用政策把蛋糕做大,把海南的對外貿易做大。
“海南發展的底線就是保護環境。”
龍永圖說,從全國來講,海南發展貿易不是優先選項,其優先選項是成為全國甚至世界的旅游消費中心。
對此,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的遲福林院長當即反駁,
“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所以我不太贊成龍部長的觀點。”
“看海南一定放到中國和區域合作的大角度看,不能就海南看海南,海南給全國養老就不用搞綜保港、不用開發了,我很反對這種觀點,我想龍部長是從反面寄予希望,這不是他的真實觀點,我們探討了很多次,他反對這種定位,我說今天咱們反話要這么說。”
這像是海南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對話,也能看出 島外與島內對海南的期望已產生巨大落差。
龍部長曾連續擔任8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他可直言不諱,大概沒人敢否定他的摯誠。 而我們這般普通市民,講太多“實事求是”,可能會影響一些人的興致。
理想曾經豐滿,按原《規劃綱要》,海南“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到2025年,海南GDP將從2020年的5532.4億元增長至10000億元。
回看2024年,海南的GDP目標增速為8%左右,實際增長僅有3.7%, 在增速回落的16省中,回落幅度最大,總額仍未超8000億元。
2025年海南目標增速已降速為6%以上。
即便如此,依然壓力山大。
看最近全國一季度GDP指標,增速上,海南僅為4%,低于全國的5.4%,全國墊底;總量上,穩居全國倒數第四,規模來到1904億元。
一度沖高以后,“保增長”已然比以往更為艱巨。
現實如此骨感。海南 再說敢為人先,似成奢望,當下只求海南能不甘于人后。
從海南省統計局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數據看,全省貨物吞吐量略增6%,但貨物運輸周轉量-8.3%、貨物進出口總額-5.2%,均出現明顯下滑;雖服務進出口總額大幅上漲 23.8%,但基數過小,尚不足掛齒。
數據有目共睹,如此前所預,“自由貿易港”至今,既不夠自由,又缺乏貿易。
在當前貿易戰對壘的情勢下,海南是否還有自由貿易的故事可講?這應是政策研究的一條主線。
時機稍縱即逝,能否化危為機,如 遲院長所言,“封關運作的海南自貿港……要在服務我國反制美國貿易戰中扮演重要角色、發揮特殊作用”。
至于如何推進,則“考驗管理層的決心和判斷力”
——這樣表達,是不是既含蓄又委婉?
小號此前 應是島內談“海南自由貿易港”比較頻繁且持續的公號,可見與已不可見的文章堆積起來,或有十萬字以上。
最近談海南少,原因主要兩方面。
一方面,海南各方如此前節奏亦步亦趨,不見突破,乏善可陳。市面上仍把
“海南自由貿易港”掛在嘴邊的人,已寥寥無幾。
另一方面,我正經上班,以前吐槽算自娛自樂,但關注的朋友翻十倍以后,難免諸多顧慮。
年初海南大型活動較多,輿論場面還得講究。我等不擅長講虛話,顧及“講好故事”的導向,遂自覺避而不談。倘若實話實說,一些朋友難免緊張過敏,給他們增加困擾。
偶爾斗膽潑一瓢冷水,也是希望有司保持清醒,真正著眼海南民生福祉,顧及海南的長遠未來。
我等真心希望海南這次能有所成,也只能建成,不能“爛尾”。
若不然,這些年堅持“項目為王”,對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超前投入,如后續無可觀的效益或現金流回報,那給海南未來留下的,只有沉重的還本付息壓力。
收筆蜷在窗邊,望著并不繁忙的洋浦港,我能聽到的,唯有自己的一聲嘆息。
2025年5月4日 于儋州
*所有引述來自公開媒體,不代表本文作者觀點。
*圖表來源于網絡及官方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