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過度依賴智能手機可能導致一種被稱為“手機癡呆癥”(日文稱作“スマホ認知癥”)的現象。這種現象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癡呆癥,而是因長時間無目的使用智能手機,導致大腦信息處理能力下降的一種狀態。
日本TBS電視臺在5月6日,邀請了數位腦神經專家做了一檔節目,指出一個問題:如果你想不起對方的名字,突然記不起什么事情,有可能是患上了“手機癡呆癥”,原因或許是因為看手機過頭。
“前天晚上你吃了什么?”想不起來了……
參加這一節目的三位專家,一位是出版多本腦問題專著的東京金町站全腦神經內科醫院院長內野勝行,一位是奧村腦記憶醫院理事長奧村步,還有一位是前奧運馬拉松選手、大阪藝術大學教授增田明美。
這一場討論節目的主持人井上貴博問,傳統癡呆癥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海馬體萎縮,導致信息輸入和記憶能力受損。患者難以將新信息存儲到大腦中。而“手機癡呆癥”則不同,它是由于智能手機的過度使用,使大腦接收了過量的信息輸入,導致信息提取困難。換句話說,信息雖然被記憶,但大腦無法快速找到對應的“記憶抽屜”,從而出現“想不起來”的現象。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出現了“手機癡呆癥”現象?
奧村步理事長列出了10項打勾內容,如果有超過6項“中標”的話,說明已經有了“手機癡呆癥”問題。
這10項內容是:
(1) 時時擔心手邊沒有手機
(2) 帶著手機上廁所或洗澡
(3) 沒有手機無法入睡
(4) 耳朵聽不到手機通知的聲音/振動
(5) 不能快速說出人或事的名字
(6) 難以想出俏皮話或回復他人
(7) 工作或家務效率降低
(8) 在工作、家務、育兒等方面,感覺要考慮的事情太多
(9) 經常擔心各種事情
(10) 睡眠不足
那為什么會出現“手機癡呆癥”現象呢?
內野勝行院長與奧村理事長分析說:
1.信息過載:智能手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訊流,包括社交媒體、新聞、視頻等。長時間無目的瀏覽會導致大腦處理信息的負荷過重,進而引發“信息疲勞”。
2,被動接收信息:許多用戶在無意識狀態下瀏覽手機內容,缺乏主動篩選和處理信息的過程。這種“漫然使用”使大腦逐漸喪失對信息的整理能力,導致“信息ゴミ屋敷”(信息垃圾屋)狀態。
3,前額葉功能受損:前額葉是大腦負責計劃、組織和多任務處理的核心區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可能削弱前額葉的功能,導致注意力分散、做事效率降低。
4,睡眠不足與依賴性:夜間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干擾睡眠質量,而睡眠是大腦整理記憶的重要階段。此外,部分用戶對手機產生心理依賴,出現“手機不在手邊就焦慮”或“幻聽通知音”等癥狀,進一步加重大腦負擔。
那么,“手機癡呆癥”有哪些典型表現呢?
1,記憶提取困難:如人名、物名無法立刻想起。
2,工作與家務效率下降:做事拖沓,難以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3,睡眠質量下降:因手機使用導致入睡困難或睡眠不足。
4,心理依賴:對手機通知高度敏感,甚至出現“幻聽”現象。
5,語言表達受阻:難以找到合適的詞語,溝通能力下降。
6,注意力分散:做事容易“散亂”,缺乏條理性。
其中,“人名或物名想不起來”“工作家務效率下降”“睡眠不足”被認為是生活影響較大的“危險癥狀”,尤其在年輕人中更為突出。
7,工作效率降低:由于前額葉功能受損,患者在處理復雜任務時容易出錯,工作效率下降。
8,人際關系受損: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的下降可能導致社交中的尷尬或誤解。
9,健康問題:長期睡眠不足會引發疲勞、焦慮,甚至增加慢性疾病風險。
10,心理負擔加重:對手機的依賴可能演變為類似“手機成癮”的狀態,增加心理壓力。
不看手機,讓大腦“靜音”放空,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手機癡呆癥”不僅影響個人的認知功能,還可能對生活質量和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那么,如何避免或改善手機癡呆癥呢?專家們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有限使用手機:設定明確的使用目標,避免漫無目的的瀏覽。例如,限定時間查看特定內容,并使用計時器控制使用時長,禁止刷短視頻。
第二,增強信息輸出:通過手寫筆記、總結或分享內容,將輸入的信息轉化為輸出,有助于大腦整理和鞏固記憶。
第三,數字排毒:定期進行無手機活動,如散步、旅游、露營或泡溫泉,減少對手機的依賴,同時刺激大腦其他區域。
第四,適度午睡:40-50分鐘的午睡有助于大腦整理信息、恢復精力,但應避免過長以免影響夜間睡眠。
第五,釋放多巴胺:通過運動、冥想或興趣愛好等健康方式刺激多巴胺分泌,替代手機帶來的即時滿足感。
“手機癡呆癥”是一種現代社會中因智能手機過度使用而出現的認知障礙現象,其核心成因在于信息過載和被動使用導致的大腦疲勞。雖然它不會像傳統癡呆癥那樣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但對工作、生活和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TBS節目最后總結說,通過主動管理手機使用時間、增強信息輸出和定期數字排毒,我們可以有效預防和改善這一現象。智能手機是強大的工具,關鍵在于如何以主體性和節制的心態使用它,以避免大腦成為“信息的垃圾屋”。
如果想到日本舉辦各種招商活動,或進行商務考察、研學等活動,請聯系亞洲通訊社,亞洲通訊社專業團隊將以專業的經驗提供系列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