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綜治中心就能直接開庭,當天就能拿到錢!”近日,棗陽市某公司負責人李某在湖北省棗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共享法庭簽收調解書后感慨道。
當天,棗陽市人民法院法官肖輝僅用3小時便化解一起標的3.8萬元的合同糾紛,被告當庭通過手機銀行完成轉賬。這是該院入駐市綜治中心后構建“全鏈條解紛網”的典型縮影。
前移陣地,融入治理“大格局”
司法是化解糾紛的最后一道防線,如何高效便捷地化解矛盾糾紛,是人民群眾的強烈期盼。而綜治中心是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的重要工作平臺。
近年來,棗陽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體系,圍繞“整合資源、協同治理、服務群眾”三大核心任務,積極參與、助力全市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選派優秀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等組成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綜治中心,設置法官工作室、調解室、審判庭、法院信訪接待室等場所,明確入駐團隊的職能定位與工作規范,確保入駐工作方向不偏、勁頭不松、力度不減。
“我們形成了‘咨詢-調解-確認-審判’的訴調對接閉環。” 棗陽法院立案庭庭長肖志剛介紹說,訴服團隊入駐后,通過開展法律咨詢、先行調解、司法確認、簡案速裁等工作,全力推動“非訴解紛在前,訴訟止爭在后”的解紛模式落地生效,促進案結事了人和。
“不用跑法院,我們的問題很快解決了,真方便。”近日,某小區上下樓漏水糾紛,經“共享法庭”的法官多次溝通調解,當場達成調解協議,兌現賠償款5000元。
“共享法庭”是棗陽法院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一項創新舉措。該院以“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為契機,在綜治中心同步設立“共享法庭”,法官負責指導調解、現場解紛等,為群眾提供“家門口”“一站式”司法服務。同時,構建以綜治中心為共治平臺、以15個法庭為前沿陣地、以巡回審判點和法官駐村工作室等為延伸觸角,織密織牢前端解紛網絡,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不僅如此,入駐團隊還建立定期通報制度,針對涉民生、涉金融、涉物業等高發領域、新類型糾紛和社會治理熱點問題,及時向市委政法委報告,主動與綜治中心、有關部門等協同開展化解工作,推動完善糾紛源頭性疏導、實質性化解、綜合性治理閉環鏈條。
數據顯示,自去年3月入駐以來,接待群眾法律咨詢500余人次,指導調解成功案件1300余件,司法確認率達65%,訴訟案件量減少約10%,糾紛化解周期縮短30%-50%,以司法力量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
精準發力,真情譜寫“和諧曲”
“有法官在,這調解協議簽得踏實。”日前,在棗陽市綜治中心,簽完調解協議后,一起涉眾合同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如釋重負。
今年1月,棗陽某商貿有限公司與上級經銷商因代理某品牌礦泉水產生糾紛,導致公司在收取兩百家余商戶預付款后未能提供貨物,商戶擔心商貿公司倒閉轉移資產,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立案庭經過研判,認為該案事實清楚、標的較小,但涉及眾多商戶,如果處理不好極易形成群體性事件。在掌握雙方爭議焦點后,考慮到當事人有調解意愿,通過訴調對接途徑化解更為妥善,于是將此案件推送至市綜治中心進行調解。
在調解員、法官的不懈努力下,最終促成商貿公司與商戶達成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并進行了司法確認,一起涉眾合同糾紛就此化解。
入駐綜治中心并非法院“單打獨斗”,而是與基層治理體系深度融合。棗陽法院主動對接司法所、派出所、社區(村委會)等治理單元,聯動民政、住建、人社、工會、婦聯等部門,打造“法院+N”多元解紛模式,成功調處20余起重大糾紛。常態化地開展對調解員的培訓和指導,切實提高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法律明白人等化解糾紛的能力,自入駐綜治中心以來,已開展專題培訓4次。積極探索“巡回審判+法治宣傳”新型普法模式,變“流動的巡回法庭”為“行走的普法講堂”,累計開展普法活動20余場,覆蓋受眾5000余人次。
科技賦能,司法便民“零距離”
“我還以為要從貴州趕回來呢,沒想到現在這么方便高效,在線上就可以把矛盾解決了,謝謝法官、謝謝調解員。”一名當事人經線上調解結束后激動地說道。
3月17日,棗陽法院將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委派至市綜治中心進行調解,調解員受理案件后,了解到糾紛當事人現在外地,考慮到返回棗陽路途遙遠,為高效便捷地解決糾紛,調解員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該起民間借貸糾紛進行“云上調解”。
經調解員、法官聯合做調解工作,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在線簽訂了調解筆錄、調解協議,并申請司法確認,全過程僅花費一小時。
“‘線上調解’打破了調解服務的地域和時間限制,為身處異地的當事人提供零成本、高效率的糾紛解決途徑,滿足了群眾多元化的司法需求。”負責該案的退休老法官、調解員郭德照說。
據悉,棗陽法院入駐綜治中心后,堅持科技賦能,強化數據支撐,為10家人民調解組織配備了“云上調解”設備,打造在線調解室,利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線上”音視頻調解、線上司法確認,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有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的在線解紛服務。自平臺運行以來,通過線上調解化解民事糾紛2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60%,極大地提升了調解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法官入駐綜治中心并非簡單的場所疊加,而是司法職能與社會治理的深度交融。” 棗陽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棗陽法院將以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綜治中心為契機,通過司法力量與社會調解資源的有機融合,推動更多矛盾糾紛化于未發、止于訴前,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來源:棗陽法院梁軍
編輯:徐倩
審核: 王洪
終審:呂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