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玉良
河南省南樂縣出了一個大新聞,據報道2025年5月4日該縣政府發布公告,宣布注銷1家事業單位及46所學校的法人資格。消息剛一公布,迅速引發輿論熱議。南樂縣作為河南省東北部一個常住人口僅47.2萬人的縣城,一次性撤銷如此多的學校,尤其是其中絕大多數為農村小學,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學生少了,不足以支撐這些學校的正常運營了。那么接下來的解決辦法,就是裁并學校。裁并學校帶來的問題是:第一,裁撤學校的教師怎么辦?第二,農村的學生不能就近上學,是不是要增加家長負擔;第三,南樂縣會不會像其他一些地方一樣,迫使農村家庭遷往城鎮,不在城里買房就上不了學了。
對于第三個問題,是否通過迫使家長購買“學區房”刺激疲軟的縣城房地產市場,我比較關心,許多家長也非常關心。看似平靜的教育改革,是不是隱藏著城鎮化進程中的利益博弈?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農村的孩子,一般來說家庭條件都很一般,當農村孩子不得不前往城鎮就讀,他們的家庭將面臨怎樣的生活重構?家長買不起房子,會不會使一部分孩子因此棄學,早早走上社會?我們觀察到,南樂縣大規模撤校的消息傳出后,社交媒體上迅速出現一種疑慮的聲音:這會不會是地方政府變相刺激房地產的一種手段?通過減少農村教育供給,迫使家庭遷往城鎮,從而提振住房需求。這種猜測并非全無依據——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中,教育資源配置與房地產市場確實存在微妙互動,在許多地方買房已成為上學的硬性要求了。
這樣的話,就帶來了一個教育公平的問題。窮人上不起學的情況,在歷史上又要重演,而這與九年制義務教育是相悖的。
從經濟邏輯看,人們的疑慮是有道理的??h域房地產市場近年來普遍面臨壓力,隨著人口紅利消退和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調整,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優化教育資源”往往成為迫使農村人口進城的重要抓手。南樂縣并非孤例,全國多地都出現過“學區房”拉動房地產市場的現象。將農村學校撤并至城鎮,客觀上也確實可能增加城鎮住房需求。
當然,南樂縣對此有不同的解釋。比如官方回應此次改革是“教育資源優化革命”,旨在打破“每個行政村必須有一所學校”的傳統思維,追求教育資源的規模效益。縣里配套建立了校車服務系統、營養午餐計劃等保障措施,確保偏遠地區學生不因學校布局調整而失學。從教育專業角度看,適度集中辦學確實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解決農村學?!伴_不齊課、開不好課”的難題。而且該縣近年來在教育投入上并不吝嗇,三年來累計投資8億余元,其投入力度表明縣政府確有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意愿,而非單純為房地產服務。
我的文章并非單純指向南樂縣,南樂縣裁撤學校的問題其實是一個普遍問題,其他縣市或早或晚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年輕人談戀愛的少了,結婚的少了,單身的多了,結了婚的離婚的多了,選擇不婚、不育快成為一種時尚了。這樣一種狀況,勢必造成人口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中國將迅速進入老年化且人口銳減。用一句杞人憂天的話說,朝氣蓬勃的中國將變成暮氣沉沉的中國。在這種人口結構巨變的情況下,裁撤學校將在未來遍地開花,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對于偏遠農村家庭而言,這意味著三種選擇:舉家遷往城鎮、讓孩子寄宿或每天長途往返。每種選擇都伴隨著經濟成本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校車服務和營養午餐計劃可以部分緩解問題,但無法完全消除農村家庭的教育負擔。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教育城鎮化”可能加速農村社區的瓦解。當學校這一農村重要公共機構消失,留守的老年人口與遷出的年輕家庭之間的紐帶將進一步弱化,農村“空心化”可能進入惡性循環。南樂縣的撤校風波折射出中國城鄉教育面臨的深層結構性矛盾,在人口流動不可逆轉的背景下,如何既保障教育質量,又維護教育公平?如何在資源整合的同時,避免對農村社區造成“抽空式”傷害?這些問題需要超越簡單的“撤與留”二元對立,尋找更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我希望不要用“教育剛需”逼迫農民到城里買房,有條件的農民變成城里人當然好,沒有條件的農民到城里生活,他們的生活質量將急劇下降,政府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更深層次的改革在于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未來的教育改革可能需要超越教育本身,與戶籍制度、土地政策、社會保障等聯動,構建真正平等的城鄉發展環境?;氐阶畛醯囊蓱]看:撤校是為挽救房地產嗎?答案可能沒那么非黑即白。在城鎮化大潮中,教育資源配置、人口流動與房地產市場確實相互影響,但將復雜的社會變遷簡化為“陰謀論”,既無助于問題解決,也不符合事實全貌。如何在效率與公平、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讓每個孩子——無論來自城市還是農村,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才是劃重點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