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南樂縣積極探索將現代科技與傳統農業相結合,發展出年產值達到3億元的西紅柿產業。
河南省南樂縣張果屯鎮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大棚里的番茄。新華網王曉飛 攝
深耕特色 促進規模化發展
走進南樂縣張果屯鎮,成片的日光溫室大棚一座挨著一座,頗為壯觀。煙之東村黨支部書記趙戰秒說:“我們煙之東村的西紅柿,那是遠近聞名。”他表示,“西紅柿產量高,好管理,收益好。”
1993年,懷揣“萬元戶”夢想的趙戰秒經過多次外出學習和反復思考,把目光放到了西紅柿種植上。2007年,趙戰秒自己經營了7個大棚、實現了“萬元戶”的夢想。在他的帶動下,煙之東村掀起了一股“西紅柿種植熱”。
“一人富不算富,得讓大家都富起來。”2008年,當選為煙之東村村委會主任的趙戰秒,積極推動,將村內200多畝集體土地上全部建設了日光溫室大棚,并牽頭成立了聯富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注冊“淼富”商標,推動農產品品牌化,將零散種植變為標準化生產。
2017年,駛入發展快車道的煙之東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2018年,煙之東村通過“支部牽頭擔保、種植戶實物抵押”的方式,為每個新建大棚種植戶提供貼息資金2萬元,幫助群眾每年增收2000元至5000元不等。
2019年,為有效提升種植戶的市場話語權,促進村集體收入,煙之東村通過集體控股、群眾參與的方式,推動西紅柿產業發展壯大。西紅柿種植面積擴大到1500多畝,產值突破4500萬元。
“我們村不到800人,現在80%以上的農戶都在西紅柿種植產業鏈上干活。”趙戰秒高興地說。
科技助力 產業提檔升級
“好種子決定好品質,同樣的栽培條件,種子不同,果實的品質和口感便截然不同。”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負責人謝春立說。
2020年,得益于張果屯鎮良好的西紅柿種植產業環境,河南農業大學開展的校地合作項目——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落戶張果屯,由豫藝農業(南樂縣)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涵蓋優質果蔬新品種選育、種植推廣、訂單銷售、貯藏加工、技術培訓、文化旅游等全產業鏈。
圖為河南農業大學學生在玻璃聯動智能化育苗大棚里整理果蔬幼苗。新華網王曉飛 攝
“依托河南農業大學最新科研成果,我們每年進行大量新優品種的篩選和定位,并配套栽培技術。”謝春立說,選育目標主要是從優質、多樣、個性和安全的角度考慮,相繼研發出了“豫藝優五”“卷珠簾”等一系列優質西紅柿品種。其中,“豫藝優五”可使農戶每畝增收8000元左右。
目前,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每年可繁育優質西紅柿、西瓜、辣椒、甘藍、花菜等400余個品種的果蔬種苗1000萬株,年產酸甜果系列優質番茄、青春之歌香味小番茄、彩虹瓜之寶優質禮品西瓜等100多種高端果蔬500萬斤,年產值達3000萬元,提供農業就業崗位1000余個,吸納周邊群眾務工300余人,助力全縣25個村的1400余戶5000余名群眾增收致富。
延鏈強鏈 托起百姓共富路
“讓一讓,讓一讓。”“往這邊倒!”……在張果屯鎮西紅柿小鎮果蔬交易中心,來來往往的貨車絡繹不絕,工人們正忙著分揀西紅柿。
產品好不好,市場來決定。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培育出的優質西紅柿品種不僅高產,更賦予農戶“以質論價”的話語權。
2020年,投資900余萬元、占地70畝的豫北地區最大的西紅柿專業化交易市場建成投用,將分散的農戶擰成議價共同體。
圖為農戶在張果屯鎮西紅柿小鎮果蔬交易中心搬運西紅柿。新華網王曉飛 攝
“以前,農戶種出來的西紅柿都是客商定價,誰賣的便宜收誰的,收益不穩定。”南樂縣張果屯鎮黨委副書記付永杰說,“現在有了專業的交易市場后,價格農戶說了算,誰價高賣給誰。農戶安心種好西紅柿就行。”
據介紹,目前張果屯鎮西紅柿年產值達到3億元,輻射帶動周邊20多個行政村、1萬余人從事相關產業。西紅柿小鎮果蔬交易中心的日交易量高達40萬斤,產品遠銷山東、安徽、寧夏、新疆等省份。
紅火產業帶動鄉村煙火氣,市場周邊餐館、農家樂等應運而生。“我們將進一步拉長西紅柿產業鏈條,著力在西紅柿育種、西紅柿深加工、西紅柿鄉村游等方面取得突破,把西紅柿種植發展為重要富民產業。”付永杰說。(谷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