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科工作人員,將一只被救助的野生棕鼯鼠放歸大自然。這只棕鼯鼠遭遇意外誤入村莊,兩名桂林小姑娘最先向它伸出援手。這兩個小姑娘不僅一下子認出了這只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還與當地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工作人員一同幫助它重返森林。
棕鼯鼠屬于國家“三有”野生動物,俗稱“飛鼠”,貓兒山保護區是其典型棲息地。作為夜行性樹棲動物,它們發達的滑翔膜可實現百米以上的林間滑翔,特殊的臼齒結構能精準咬開堅硬松果,其消化系統猶如天然播種機,經腸道處理的種子萌發率提升30%,每只成年棕鼯鼠每年可傳播5000余粒樹種,被譽為森林“播種者”,對植物種子擴散和生態循環至關重要。
近日,在資源縣兩水苗族鄉社水村,放學歸來的陽欣怡、陳筱語在屋檐下發現了一只受傷的棕鼯鼠,她們與家長將其轉移至地面后,很快聯系了貓兒山保護區兩水管理站。經過精心照料,棕鼯鼠傷口基本愈合,體重增加80克,皮毛越發光澤。經技術人員專業評估,棕鼯鼠已達到了放生標準,便將其放歸大自然。
“這兩個小姑娘令我們印象深刻?!必垉荷奖Wo區兩水管理站站長侯勇生說,隨著近年來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在群眾心里扎根,主動上報救助、保護野生動物的情況越來越多。今年以來,貓兒山保護區已發生救助和保護野生動物的事例10多起。
桂林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唐忠香告訴記者,近年來,管理處每年都會定期舉辦“愛鳥周”、“野生動植物宣傳周”等活動,提高大家的環境生態保護意識。“這一次,受傷的‘飛鼠’不再是群眾眼中的‘怪東西’,孩子們也能夠準確報出它的名字和習性,主動參與到生態保護工作中去,值得夸一夸?!?/p>
來源|桂林晚報(記者陽聃甫)
桂林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