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有趣的制造》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古老的文章——《像麥麗素一樣圓滾滾的巧克力球是怎么做出來的? | 有趣的制造》,里面提到了麥麗素的芯。
首先麥麗素的那個酥脆微甜的夾心都是現成買,是一種里面充滿微孔的麥芽糊精,一個比麥麗素更有年代感的名字...
當時好多小可愛都紛紛留言,想看麥麗素的芯是怎么做的...
由于記憶里總覺得是寫過的,就把這事兒丟腦后了。時鐘撥到了八年后,最近回看文章發現...哎呀,沒寫過。那今天就趕緊補上,來一個麥麗素芯的制作~
烘烤脆芯
我在某寶上搜了下,發現主要有兩種類型的麥麗素芯,一種是膨化工藝,一種則寫著烘烤糕點。
先介紹烘烤版本。我仔細比對了一下顏色、切面,并看了很多留言,認為烘烤的版本更接近我們日常吃的脆芯。結果再一看,這好像和麥麗素是一個廠家?真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賣麥麗素,又賣脆芯,可謂是賣雞又賣蛋,兩頭賺哇!
接著看原料,里頭有白砂糖、奶粉、植脂末、全蛋粉和麥芽精、小麥淀粉,而提供酥脆多孔口感的就是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銨啦~
圓球成型
制作的過程和《雙色蟲蟲軟糖的制作》很像,都用了玉米淀粉做一次性模具。先在鋪平的玉米淀粉上沖壓出凹洞,然后注入混合均勻的面糊。
看個細節圖,是把每個凹洞都填得滿滿。
等面糊定型了,再一板一板的送去脫模。
具體是咋脫模,我們可以打開側板看一看。只見一個翻轉,淀粉塊碎,麥麗素芯滾滾而出~
抖一抖、過個篩,回頭烤一烤,就成啦!
膨化脆芯
該輪到膨化版的麥麗素芯制作了,這個就比較簡單。我們之前寫過好多膨化食品的制作,可以戳《小米鍋巴,是一顆顆小米粘在一起做出來的嗎? | 有趣的制造》看看具體的膨化過程。
我們這里快速回顧一下。先把配料表里的各種原料倒入料斗。
然后設定機器的參數,開工~這是一臺雙螺桿擠出機,twin screw extrusion。
面糊經過高壓高溫會熟化膨大,通過擠出頭就被旋轉刀片切成一個個小圓球。
再過個篩,收集到一處。
最后倒入滾圓機,加入巧克力漿,一圈又一圈,就穿上外衣了,完美~
等等!Cast 還有話說...
這是我們小時候吃的麥麗素,大多數都是這長相的包裝設計。
而我之前看《食帖》系列和小可愛們的留言,都有提到麥麗素的原版是Maltesers,巧克力涂層更美味,但是脆芯的口感不太一樣。
我查到了制作過程,原版是先是把巧克力芯的原料混合,擠出了一條條淡棕色的糖條。看起來就有點粘牙了。(ˉ﹃ˉ)...
然后給糖條裹上深棕色的巧克力外衣。
直接用螺桿把它分切,再滾圓成一個個小球。
繼續圓潤一下,巧克力球就完工了。
小時候看楊過吃絕情丹的解藥,分一半給姑姑,當時就嚴重懷疑吃的麥麗素...啊!今天有點累,吃點「神丹」麥麗素續個命,不過分吧?忙碌的工作日,需要甜甜嘴巴。我就是隨便給自己找點吃零嘴的由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