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光與“白加黑減”原理完全解析
(手機/相機通用,徹底告別曝光失誤)
一、測光基礎:相機如何“看”世界?
核心邏輯:相機默認將場景視為18%中性灰,以此計算曝光。
測光模式對比:
| 測光模式 | 適用場景 | 特點 |
| 評價測光(矩陣) | 風光、日常 | 全畫面平均計算,適合光線均勻場景 |
| 中央重點測光 | 人像、靜物 | 優先中心區域,兼顧周邊環境 |
| 點測光 | 逆光、高對比 | 僅對焦點周圍3%~5%區域測光 |
二、“白加黑減”原理:為什么白要加?黑要減?
反直覺真相:
白色場景(如雪地):相機會誤判為過亮,自動壓暗畫面 → 需**+1~2EV曝光補償**恢復真實白。
黑色場景(如夜景):相機會誤判為過暗,自動提亮畫面 → 需**-1~2EV曝光補償**避免發灰。
案例演示:
雪景拍攝:
自動曝光 → 雪地發灰 → 手動+1.5EV → 雪恢復潔白。
黑色靜物:
自動曝光 → 黑布發灰 → 手動-1EV → 黑色純凈有質感。
三、實戰操作:不同場景的測光與補償技巧
1. 白色高調場景(+EV)
場景:霧凇、婚紗、白墻、逆光云層。
操作:
相機:點測光亮部,+1.5EV。
手機:對焦亮部,上滑小太陽圖標提曝光。
口訣:“遇白先加一檔,不夠再加半檔”
2. 黑色低調場景(-EV)
場景:夜景、煤炭、深色服裝、舞臺暗場。
操作:
相機:中央重點測光,-1EV。
手機:對焦暗部,下滑小太陽圖標壓曝光。
口訣:“見黑先減一檔,細節不夠回調”
3. 復雜光線場景
逆光人像:
點測光人臉,+1EV(防止臉黑)。
手機開HDR模式,保留面部和背景細節。
高對比風光:
使用漸變灰濾鏡(物理或手機內置),平衡天地光比。
四、測光輔助工具:直方圖與斑馬紋
1. 直方圖判讀
理想狀態:波形居中,左右不貼邊(無死黑/過曝)。
向右曝光(ETTR):拍RAW時讓直方圖靠右但不溢出,后期拉回細節。
2. 斑馬紋警告
功能:過曝區域顯示條紋(相機設置中開啟)。
操作:調整曝光補償直至斑馬紋消失,保留高光細節。
五、手機/相機具體操作步驟
1. 相機操作(以佳能為例)
按Q鍵 → 選擇測光模式(評價/點測光)。
半按快門測光 → 轉動速控轉盤調整曝光補償(+/- EV)。
觀察直方圖 → 微調至理想狀態。
2. 手機操作(以iPhone為例)
對焦拍攝主體 → 長按鎖定對焦/曝光。
上下滑動小太陽圖標 → 觀察畫面明暗變化。
夜景模式下手動拖拽曝光條(最長30秒)。
六、后期補救:曝光失誤修正技巧
提亮暗部:Lightroom「陰影+50」「黑色色階+30」。
壓暗高光:「高光-100」「白色色階-30」。
局部調整:Snapseed「局部工具」圈選區域補救。
一句話總結口訣
“白加黑減是鐵律,測光模式按需??;
直方圖里看分布,斑馬紋防過曝去。
前期精準少后期,曝光從此不玄虛!”
練習任務:
分別拍攝純白A4紙和黑布,用±2EV各拍一組,對比直方圖差異。
逆光環境下,用點測光+曝光補償拍出輪廓光人像。
(掌握原理后,曝光補償將成為你的第二本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