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而就業更是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關乎高校的未來發展。
畢業生就業狀況是高校人才培養結果的綜合體現,是社會對高校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培養質量和水平的集成評判。因而,就業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線,每年畢業季的就業情況自然也成為各大高校的“主戰場”。
如果給高校在促進畢業生就業這一方面評級,那么同濟大學絕對是“王者”級別。該校始終把畢業生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舉各方之力,打好“組合拳”,加快構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為學生高質量就業保駕護航,近期舉辦的校招就是很好的例子。
據悉,自該校啟動2025屆畢業生“千企萬崗進校園”活動以來,已定向邀請千余家優質用人單位來校,先后舉辦面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秋季綜合招聘會、春季綜合招聘會,以及學院各類專場招聘活動20余場,黨政企事業單位來校開展宣講、組團招聘、人才座談500余場,萬余個崗位虛位以待。
不僅如此,同濟大學校院領導還結合學科專業特點,走訪各地合作企業,舉辦超過80場訪企拓崗校企人才座談交流會,積極訪企拓崗為畢業生爭取就業崗位。
如何助力學子收獲更多令人心動的offer ?光有優質崗位還遠遠不夠,提升學子們的就業實戰實力,幫助他們在面試中發揮出最好的水平也是重要一環。
針對此,同濟大學持續推出“求職技能提升訓練營”“職業素養提升訓練營”“青松計劃就業實踐營”“揚帆成長營”以及“國際組織儲備人才訓練營”等“五大營”系列活動,全面強化就業指導體系,為學子的就業工作保駕護航。
此外,“同濟就業”微信公眾號、同濟大學學生就業信息網等媒體平臺精準推送就業信息、就業指導;積極開發“學生就業大數據系統”,集成學生在校成長全鏈條數據,為學生求職畫像,通過研制人崗精準匹配算法,實現就業崗位精準推送等一系列資源整合,也為同濟學子筑起獨特的就業服務。
而同濟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也為這場就業“大考”,交出滿意的就業“成績單”。在官方發布的就業報告可以看到,該校2024年畢業生就業人數前三的行業分別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其中,超七成的畢業生投身國家重點領域建設,在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汽車制造、土木建筑等核心賽道勇挑重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華為、阿里巴巴、中國商飛、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集團等各行各業頭部企業都紛紛向同濟的學子們拋來了“橄欖枝”,充分實現了高質量就業。
高校的辦學成效,最終要以學生的發展成果來檢驗,而高質量就業正是其中的重要衡量標準。
對于2025屆考生而言,選擇同濟大學,就是選擇了一條就業 “雙優” 之路,無論你懷揣怎樣的職業理想,同濟大學都將以扎實的培養體系與優質的就業生態,成為你逐夢路上的可靠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