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格措杜鵑灼灼到塔公草原牦牛踏青,從新都橋光影鎏金到情歌城櫻雪簪春,從喜馬拉雅文化潮牌集聚到馬隊巡游山歌聯動……當“花海盛放”撞上“四月八轉山會”,這個五一,康定以高原花色、傳統民俗為筆,以法治清風為墨, 繪就了一幅“景中有法、法潤情城”的文旅新圖景。
在這幅絕美畫卷中,康定法院緊扣“文旅之州”發展戰略,主動延伸司法觸角,踐行“楓橋經驗”,以“法治+文旅”融合為譜,以“云端護旅、品牌賦能”為弦,在雪山、花海、圣湖間奏響“平安游、舒心游、文明游”的法治交響曲,讓游客在“情歌故里”感受“詩與遠方”的法治溫度。
云端護旅“一鍵達” 糾紛化解“加速度”
聚焦游客“指尖維權”需求,提前謀劃并公布旅游糾紛訴調中心流程圖,開通涉旅糾紛法治服務專線,深化“楓橋經驗”高原實踐,實現法治服務“不打烊”,五一期間,通過涉旅訴訟服務專線幫助游客解決糾紛10余次;同時,依托12368、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等不斷優化“調解優先、訴訟兜底”解紛路徑,完善涉旅糾紛“線上調解+電子送達”功能,實現“數據多跑路、游客少跑腿”,以“一景區一法官”為載體,在若吉景區、木格措景區、木雅圣地等設立訴訟服務站點,指派法官擔任快處機制聯絡員并公示聯系方式,提供“伴旅式”服務,跑出解紛“加速度”,五一期間,依托線上平臺幫助游客化解糾紛3次,實現矛盾糾紛“不出景區”。
品牌賦能“五一游” 景中普法“沉浸學”
依托“紅色貢嘎·法耀天平”“正義雪蓮”等法治品牌,以“法治課堂”進景區為載體,通過懸掛橫幅、設立咨詢臺、發放普法宣傳手冊等打造“沉浸式”普法體驗,讓法律知識“隨風入景、潤心無聲”。五一期間,共發放宣傳資料500多份,服務群眾1000人次,提供訴訟指導和法律咨詢30人次。
若吉景區
“這份法律指南請查收,旅游途中遇到糾紛不要慌……”5月1日,康定法院“法庭110”干警們在若吉景區擺起“普法攤”,將法律服務延伸至旅游一線。干警們熱情滿滿,一邊向過往游客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等法律法規,一邊化身“傳統文化推介大使”,向游客們詳細介紹魚通文化、若吉村風土人情、康定四月八轉山會及周邊旅游景點,實現“法治+旅游+文化”三向奔赴。
木格措景區
5月2日—5月4日,康定法院“正義雪蓮”女子審判團隊法官們深入木格措景區,在游客中心設置“法治服務點”,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積極向游客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等知識,并結合審判實際,以案釋法,詳細解析旅游合同、消費維權等法律問題,指導游客依法維權,營造“人在景中走,法在身邊學”的良好法治氛圍。
“誠信經營是立身之本,我們要共同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在牦牛肉燒烤攤前、咖啡售賣窗口……康定法院“石榴籽”調解室的法官們化身“普法使者”,錨定生產經營中的法律風險點,針對商戶們在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從合同訂立的細微條款到消費者權益保障的關鍵點,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和講解,引導商戶們依法經營、誠信經營,自覺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優化“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木雅圣地
5月5日,康定法院巡回法庭的法官們深入木雅圣地,圍繞游客們關心的人身、財產安全、旅游合同等法律問題,通過“案例式講解+趣味問答”的方式,將“流動的巡回法庭”變為“行走的普法講堂”。“根據旅游法規定,景區提高門票價格應當提前多久公布……”“哈哈,我知道是6個月……”趣味問答環節,游客們的歡聲笑語回蕩在木雅大地上,他們笑著學法、笑著打卡、笑著帶走“法治護身符”。
五一假期雖落幕,但法治護航永不停歇。康定法院將以法治服務“小切口”推動基層社會“大治理”,當好“情歌城法治守護者”,以司法之力護航康定文旅高質量發展,讓法治成為康定旅游最亮麗的“底色”,奏響“法旅融合”的“新和聲”。
(康定市人民法院 岳萬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