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普研學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科技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對于拓展青少年的科學視野、激發科學興趣、培養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作用,是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強調要用好社會大課堂,統籌動員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規劃展覽館和工農企業等單位,向學生開放所屬的場館、基地、營地、園區、生產線等陣地、平臺、載體和資源。2025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指出要開展社會資源建設,全面統籌區域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場館、自然場域、科技企業等,為學生構建多類型科學教育實踐活動基地,組織區域內學校定期開展校外科學探究實踐活動。
為打破信息壁壘,精準對接研學資源供需雙方,促進優質資源共享,《中國科技教育》作為中國科協認定的領域權威期刊,讀者、作者群體覆蓋中小學校、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場館,以及各類校外教育機構的科技教育工作者,擬面向各級、各類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優質研學資源征集活動,通過“廣告頁宣傳+專欄稿件深度解讀”形式,依托期刊媒介推動優質科普資源下沉,深化研學課程實施,提升科學教育實踐實效。
黃老師15811346371(微信同號)
《中國科技教育》(CN 11-4765/N、ISSN 1671-4350)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國家級期刊,是目前唯一專注于服務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性、綜合性刊物。雜志始終致力于推動科教融合,引領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方向,服務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通過提供權威、豐富、生動的國內外科學教育研究成果和案例,賦能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和科技教師隊伍建設。
《中國科技教育》已入駐中國知網、維普網、龍源期刊網等權威數據庫,是中國科協認定的領域權威期刊。經過多年的發展,雜志已經成為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獲取國家教育科技人才政策信息的重要窗口,探索校內外科技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交流平臺,提供最新科技教育資源的服務載體,以及展現國內外科技教育發展動態的資訊匯聚平臺。
來源 | 雜志社編輯部供
編輯 | 孟想
審校 | 若惜、朱志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