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區寧海街道海滸社區位于星云湖畔,曾是當地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近年來,隨著星云湖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深入推進,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農民增收,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面對這一挑戰,海滸社區積極探索轉型之路,通過創新性地發展農文旅融合模式,成功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糧煙協同發展綜合體景區。潘自輝攝
星云湖作為珠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曾因沿湖農業面源污染而陷入水質危機。面對“要生態還是要飯碗”的抉擇,海滸社區創新“黨組織+村辦公司+農戶”三級聯動機制,以“煙糧協同”種植模式重構生態農業版圖。通過土地流轉整合零散耕地,建成連片沿湖生態區,構建“烤煙+水稻、蠶豆、鮮食玉米等”的多元輪作體系,同時配套推廣水肥一體化、“四蟲一劑”和全程機械化等綠色生產技術,每畝田節水達40%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同比下降50%,農戶畝均收入提高10%以上。
海滸社區擁有豐厚的農耕歷史文化。該社區創新打造以農業生產為主題的大型田園綜合體,逐步衍生出河湖觀光、生態田園、水上賽事、民宿餐飲、科普實訓研學等多元業態,實現從“單一農業”到農文旅融合發展。運用數字化展陳技術打造的“108傳奇館”,將歷史實物與虛擬現實相結合,生動再現老一輩農民艱苦奮斗的歷程。
生態夜市自開市以來,日均接待游客量穩定在1200至1500人次,點燃了江川的夜經濟。
通過“糧煙協同”輪作體系和“稻魚共生”生態模式,村民不僅實現傳統種植的提質增效,更依托特色農業景觀和文化IP,發展起農家樂、民宿集群、土特產市集等全鏈產業。曾經單純依靠種地產出的農戶,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生態飯”“旅游飯”,鄉村振興的活力逐步輻射至餐飲、手工藝、民宿、物流等領域。隨著生態農業與文旅產業的深度交融,海滸社區的農民腰包越來越鼓。(潘自輝)
來源:玉溪市煙草專賣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