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博團隊
今天的樓市,可謂大消息頻傳。
上午,央行等部門宣布了降準、降息、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
下午,一份廣東省新印發的文件,被很多人解讀為“省里對深圳樓市提出了新要求”。
這份文件是《廣東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它的第25條說:
用好房地產調控自主權,督促指導各地全面梳理現行購買、轉讓、信貸、定價等方面的限制性措施,因城施策進行取消或調整,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眾所周知,在“購買”政策上仍然有限制的廣東省城市,只有深圳了。而深圳,也只有核心區仍然保留限購。
此前市場普遍期待,4月30日前后深圳能出臺新政,進一步放寬甚至取消限購,但至今尚未有動靜。此次廣東省發文之后,深圳樓市會有新變化嗎?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最近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說,深圳樓市五一前后有降溫趨勢。
真實情況如何?我們進行了市場調研,現在一起來看~
01
9張新房預售證開啟五一假期
臨近五一假期,深圳住建局簽發了9張新房預售證,合計超過2300套商品住宅入市,為這次“黃金周”的開啟加足了馬力,涵蓋寶安、前海、龍華、坪山、龍崗多個區域。
據統計,5月1至5日,全市新建商品住房認購826套,其中已網簽認購書317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3.89%。
僅5月1日當天,就有包括未來之光家園、招商會展灣雍境名邸、鵬宸云筑、卓越晟悅家園等4個項目開盤選房。
其中,位于龍華的鵬宸云筑此次加推住宅250套,五一當天選房,開盤1.5小時去化率達92%,成為這個假期表現最好的項目之一。
開發商官宣海報顯示,位于寶安的鴻榮源珈譽玖璽,5月1日-5月5日期間,新房銷量超過100套;尖崗山的萬科未來之光家園,五一期間也實現熱銷56套;龍華的合正觀瀾匯云境,假期期間賣了31套,差不多每天賣8套。
不僅中西部銷量紅火,東部的表現也很搶眼。據統計,龍崗五一期間新房成交量大漲,37個重點項目總成交215套、環比增加313%;而坪山表現也不俗,新房總成交79套,環比增加49%。
此外,還有一批尚未獲批預售的項目也在賣力蓄客中。
比如,鴻榮源觀城以暖場活動吸引到訪;中海云啟源境、信義金御半山瓏門等,趁著黃金周假期開放銷售中心為入市蓄勢,憑借自身教育或商業、區位等配套優勢,吸引了一波人氣。
還有五一假期推出的保障房項目安居華越龍苑,因地理位置及配套完善受客戶歡迎。
深圳某房產中介提供的數據顯示,假期期間,該中介的新房帶看量同比上漲38%、簽約量同比上漲133%,五一樓市與去年相比呈現上漲趨勢,樓市熱度攀升。
02
二手房簽約量大幅提升
來自深圳貝殼研究院監測數據,5月1日至5日,深圳房地產市場活躍度繼續保持4月水平,多項核心指標呈現大幅增長。貝殼深圳合作門店二手房簽約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6%,帶看量同比提升28%,成交熱度明顯高于去年同期。
同時,深圳中原數據也顯示,二手房帶看量同比增長14%;樂有家門店二手住宅看房量同比有16.3%的上漲。不過,樂有家數據亦顯示,假期5天二手住宅簽約量同比增長超27%,但較3月高峰期下降了33%。
聚焦五一假期期間的二手房簽約表現,樂有家推出的“以舊換新”3.0補貼活動,為二手房成交提供了有效助力。
該活動支持異地客戶參與,不限制“舊房”所在城市,可覆蓋全國購房者的跨城置換需求,購買合作試點項目財富城的房源時有獨家折扣,并享有“60天無憂退定”的權益。
同時,還給出了“賣舊”補貼。活動顯示,對于廣東省內的舊房,若購房者通過樂有家賣出且購買財富城的房源,開發商會給予3萬元補貼,降低賣舊房壓力,進一步激活跨城改善需求。
據深圳商報,從4月29日推出到5月5日,已有超2000批換房業主申請“賣舊房”補貼,“以舊換新”合作的18個新房項目帶看量超3000批。
把時間線拉長,今年4月份,深圳二手住宅網簽約5733套,雖然環比下降5.7%,同比增幅達到37.4%,穩在5000套榮枯線之上。
之所以環比數據略有下降,原因可能很好理解,一方面,假期將至,外出旅游熱潮導致購房注意力分散;另一方面,新房市場熱鬧,在價格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購房者的選擇范圍不只限于二手房。
還有一方面,當前正值全球經濟形勢不穩定,關稅戰對深圳的出口導向經濟形成沖擊,直接影響了購房者的信心,不分買家處于持幣觀望狀態。
此外,雖然目前房價整體較為穩定,但部分區域房價仍存在一定的波動,購房者擔心自己在高位買入,后續房價下跌造成資產縮水,這種心理也使得他們在購房決策上更加謹慎。
03
南街坊地塊“撤拍”或許并不是壞事
4月28日,原定于4月30日出讓的寶中A002-0060宗地(即“南街坊地塊”)終止交易,為“深圳樓市遇冷”打下一記重拳。
該地塊于3月31日掛牌,掛牌起始價86.27億元,其中住宅部分為普通商品住房,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競拍,并承諾提供“交房即發證”服務。
在更早的3月4日,南街坊地塊還曾進行全球招商推介,當時吸引了華潤、中海、深鐵、鴻榮源、星河、華發、中國能建等等全國知名開發商的參與,未來規劃打造文旅商住綜合體天花板。
不過最終以流拍收場,確實會影響后市、令市場沮喪。
梳理公示會發現,南街坊地塊存在兩個較為“致命”的BUG:
1)地塊住宅占比低(不足50%),商業規模的配比過高(要求整體轉讓的商業和酒店占比高達51%);
2)地塊規劃為“文旅商業地標”重在商業資產,不符合當下市場需求,并且與周邊的商業群形成了重復建設,競業壓力較大。
基于上述內容,此次“撤拍”于南街坊地塊而言,似乎并非壞事。畢竟政府收回地塊后,會在下一次招拍掛前,對土地的規劃設計重新做調整,加之地塊所在區位,未來不妨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項目。
那么政府會從哪些方面入手調整?我認為以下兩個點需要著重考慮:
首先,是“商業規模的配比以及文旅商業地標建設的要求”可以做調整。
重商業資產的開發,對開發商的實力要求很強,不僅需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還需要有成熟的商業規劃及建設實力,把這兩個要求擺在臺面上,會發現很多開發商被無情地刷掉了。
尤其當下中美關稅戰膠著,開發商是否愿意“花大錢”買地做商業,還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值得注意的是,南街坊地塊周邊正是寶中核心商圈,涵蓋“歡樂港灣-壹方城-萬豪酒店-瑞吉酒店”等地標性文旅商業建筑,除非新配建的項目能與之互補形成更具完備性的商業群,否則便會像“大百匯廣場之于崗廈、大中華交易中心之于福田中心區”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此外,商業和辦公的搭配無外乎商業中心、寫字樓、商務公寓這樣的業態,轉手率很低。對于開發商而言,配備大量的商辦會影響投資收益;對于購房者而言,過高的商業占比則會影響住宅的宜居性。
其次,是住宅占比提升、住宅容積率下調。
在原規劃設計中,南街坊地塊占地約4.7萬㎡,容積率約5.7,總建面約27萬㎡,包括:住宅約13.23萬㎡,酒店3.5萬㎡,商業10.25萬㎡(其中2.25萬㎡可轉換為酒店/商務公寓,允許10.25萬㎡商業比例中不超過1.5萬㎡設置地下商業)。
5.7的容積率,在深圳似乎并不稀奇,但這也是購房者一直詬病的地方。當遍地都是超高層,恰恰體現了宜居性不足的問題。
試想一下,住在60-70層高的住宅里,每天等電梯、搭乘電梯需要花費的時間,以及超高層建筑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如果價格還不便宜,那是不是會嚴重影響項目入市后的去化呢?
可見,提高住宅占比并把容積率下調,疊加周邊成熟完善的配套,南街坊地塊的未來將不可估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