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準終于來了。但為什么是在這個時候呢?
今年以來,國家多次提及降息降準,卻一直未落地,引發諸多猜測。此前我們曾提到,中美之間的降息節奏,關鍵要看美國美聯儲的動作。若美聯儲不降息,我國率先降息,會拉大中美利差,進而導致資金外流。當前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若降息節奏過快,尤其在美國之前降息,即便釋放流動性,也可能無法彌補資金出逃造成的缺口。
然而,當下美國尚未降息,美聯儲近幾個月一直按兵不動,我國為何選擇搶先降息呢?搞懂這些問題,便能看懂今年的經濟走勢。
5 月 9 日,中美經貿高層將在瑞士展開對話。自關稅戰開啟后,中美之間幾乎中斷直接談判,美國多次釋放消息稱中國準備談判,均被我方否認。如今這場關鍵對話,關稅問題必然會被提及。在談判前率先降息降準,意義重大。
美國雖未降息,但內部也存在矛盾。美聯儲因通脹問題不愿降息 —— 去年 9 月降息后,美國通脹迅速抬頭,打亂了降息節奏,這輪降息周期中,美聯儲或許并不打算將基礎利率調至過低水平。而特朗普為推動制造業回流,需要低利率環境,不斷向美聯儲施壓,甚至通過關稅戰擾亂全球經濟,試圖逼迫美聯儲降息,雙方陷入博弈。
我國提前降準降息,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其一,當前市場流動性不足,已出現通縮跡象,必須釋放流動性;其二,銀行儲蓄過高,今年一季度銀行居民存款增加 9 萬多億。自 2022 年 3 月美國降息后,我國居民存款持續上漲,目前人均居民存款超 11 萬,總計達 140 多萬億。大量資金未進入市場流通,導致 M1 與 M2 的剪刀差不斷擴大,反映出市場活力不足。盡管上個月數據顯示剪刀差正在縮小,但此時降準降息,正是推動資金從 “死錢” 變為 “活錢”,促進市場流通、提升經濟活躍度的好時機。
當前,美債收益率不斷上漲,我國國債收益率則呈下降趨勢,降息降準后,我國國債收益率可能進一步下降,中美利差會進一步拉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債利率上漲是因被拋售導致,這意味著資金正在撤離美國市場。同時,黃金價格近期上漲,前段時間已突破 3400 美元,表明市場正在拋棄美元、轉向黃金。此時,市場急需新的投資洼地,若中國經濟能率先反彈,全球資金有望涌入。
這也解釋了今年港股表現優異的原因。隨著我國一系列政策落地,股市得到有力提振,全球資金不斷涌入,恒生指數今年漲幅超 20%,成為全球主要資產中表現最佳的。兩年前,還有人認為香港金融市場失去活力、恒生指數缺乏流動性,如今市場活力的回歸,印證了經濟回暖對資金的吸引力。當經濟向好時,投資者不再只關注國債等無風險利率,而是更看重風險資產的潛力,一旦風險資產展現反彈趨勢,資金便會回流。
去年我就曾預測,今年是中國與美國爭奪全球流動性的關鍵一年。美國為解決美債問題、政府赤字問題,推動經濟反彈,希望資金回流投資實體制造業;我國同樣希望全球資金流入,投資港股、A 股、房地產及實體經濟,推動經濟發展。基于關稅戰、貿易戰等外部因素,以及我國自身經濟狀況,最終做出主動降準降息的決策,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出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