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南京大學附屬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組共同的愿景和目標。自“大高三”戰略實施以來,他們已培養了兩屆畢業生,創造了輝煌成績:高考一本上線率逐年穩步提升,今年3月的南京市一模考試中,本一和本二推進率均位居全南京市第一。
2024屆高考中,學校純文化本一率超過50%,本科率突破90%,強化班學生被“雙一流”及211高校錄取的比例超過50%,生均推進5000余名。近年來,多名優秀畢業生被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遼寧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和陸軍軍醫大學等985、211和雙一流大學錄取。
“成績的背后離不開諸多關鍵因素。”在南京大學附屬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主任于冬眼里,責任、敬業和協作是團隊的群體特征。5月7日,高考倒計時30天,現代快報“身邊的好老師”欄目走近他們。通過視頻,一起探秘南大附中弘毅之師2025屆高三組。
“大高三”戰略三年整體規劃,特別是高一高二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教學,為學生構建了扎實的知識體系。精準化教學模式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學習狀況,針對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輔導方案,因材施教。團隊協作也是關鍵,各學科備課組緊密合作,資源共享,共同研討教學策略和備考計劃。視頻中,一名高馬尾女生從高一、高二走廊穿行而過,鏡頭來到了高三(1)班的課堂。中學政治正高級教師曹金龍和鼓樓區語文學科帶頭人、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高毅正分別給學生上著專題課。隔壁的空教室里, 鼓樓區優青培育對象熊林菲老師正在利用大課間休息時間,為目標沖擊985和211高校的學子們提供個性化輔導,師生們正在熱烈地討論著化學題目。
“強烈的責任心、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卓越的協作能力”是南大附中2025屆高三年級老師的共同特征。老師們在全身心投入日常教學的同時,還經常主動為學生答疑解惑。視頻中,江蘇省級課題主持人、高三(4)班班主任徐偉和學生正漫步在操場上的薔薇花墻下,師生們邊走邊交流著未來理想的大學、時間管理等話題。操場另一側的玫瑰花圃旁,徐偉老師邊給學生們講解地理題目邊做重點記號。高三(3)班班主任、鼓樓區“優質課”比賽一等獎丁冠群老師正和學生在高三年級走廊的花壇邊復習歷史知識點。鼓樓區教學先進個人杜娟老師正耐心地幫學生們過英語單詞、輔導語法……盛放的滿墻薔薇和玫瑰花朵將見證學生們夢想成真的高光時刻。
高三(7)班的地理課堂上,張帆老師即便身體不舒服,嗓子沙啞時,依然戴著“小蜜蜂”堅持把課上完。這完美詮釋了百卅南大附中弘毅之師的敬業精神。
“每周的備課組活動上,數學組老師們積極分享教學心得和最新教學資源,遇到教學難題時共同研討攻克。特別是在二輪復習階段,大家重點進行微專題探討,輪流開設組內交流課,效果顯著。這完美詮釋了百卅南大附中弘毅之師的協作精神。”視頻中, 鼓樓區“優質課”比賽特等獎趙憶老師化身數學組的老師,正在講臺上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鼓樓區優秀青年教師顧翔薈則和組里的其他老師一樣坐在座位上認真地邊聽邊記錄。高三數學備課組組長、南京市教學先進個人楊佳老師則上臺點評、總結,提出自己的教學觀點。
6年來,在發展的每個關鍵節點,每個班級的老師都堅持開好班級組會。以每次的南京市統考為契機,他們會在質量分析會后的一周內,開完所有班的班級組會。班級組會以班主任為主導,和任課老師一起對學生逐個分析,重點找出學生的增長點,提出行之有效的提升措施,力求讓學生離目標更近一步。會上,所有任課老師還探討班級的整體發展情況,不僅談班級問題,更提出改進措施,以幫助班主任更好地建設班級。通過班級組會形式,團結了所有老師,大家齊心協力地助力每個班級乃至整個團隊的穩步前進。
通訊員 陳雅秋 楊楠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戴明夷 劉惠勤/文
馬文心/編導 李廣冬 張浩然 何劉/攝像 孫佩佩/后期
趙夢穎/化妝 顧子臻/平面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