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結束后,蔣介石率領殘余部隊敗退孤島,加上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國際局勢發生了變化。因此,將攻臺第一梯隊的第九兵團調到了朝鮮戰場上,抵御西方列強。
這樣一來,中央就將全國所有的武裝力量,投入了朝鮮戰爭,一統全國
的大任暫時被擱淺。
直到朝鮮戰爭停戰后,蔣介石在美帝主義的扶持下,開始叫囂反攻大陸,雙方于1954年12月簽訂共同防御條約,企圖干擾我國內政。在這樣的背景下,駐守在福州軍區的解放軍,于1954年9月3日和22日兩次炮擊金門。
在此之后,我軍對金門的炮擊攻勢并沒有停止,陸陸續續進行了多次炮擊。為了更好的支援東南戰事,還特意修建一批空軍機場,海軍港口和其他戰備工程。特別是在1958年,對金門的炮擊十分頻繁,因中東事件的爆發,對岸的蔣介石叫嚷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
在這樣的局勢下,毛主席制定了炮擊金門的作戰計劃。后于10月6日,提出“單日打、雙日停”模式,既保持軍事壓力,又為兩岸談判保留空間。
可見,在1958年,炮擊金門最高負責人就是毛主席。與此同時,任職福州軍區的政委葉飛,是炮擊金門前線的總指揮。
都知道在1949年,由葉飛領導的第十兵團在解放金門的戰役中失利,毛主席這次讓他負責炮擊金門,就是讓他戴罪立功。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1958年,福州軍區的司令員是韓先楚,為何中央軍委沒有讓這位猛將擔任炮擊金門的前線總指揮呢?
韓先楚是一員猛將,以猛打猛沖聞名,從而贏得了旋風司令的稱號,他的作戰風格,不適合擔任炮擊金門的總指揮。因為炮擊金門,不僅僅需要軍事打壓,同時還需要政治宣傳,所以才會出現打打停停。
當然了,作為福州軍區司令員的韓先楚,在炮擊金門的作戰中發揮的作用同樣很大,統籌福建全省戰備,提供后勤支援保障,包括防范敵軍小股襲擾。
當時任職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張翼翔,在金門戰役中,是前線炮兵總指揮,指揮炮兵對盤踞金門的敵人實行炮擊。在他的指揮下,前線炮兵部隊精準打擊,給金門的敵人帶來很大的殺傷力,實現459門火炮同時開火的精密炮擊。
要知道,在第一輪的炮擊作戰中,前線炮兵部隊,15分鐘發射3萬發炮彈,摧毀金門防衛司令部通訊系統,擊斃中將副司令趙家驤,吉星文等高級軍官。
雖然,1958年的金門戰役,我軍沒有徹底解放金門,以及周邊島嶼。但是,打打停停,懾與談,徹底粉碎了美帝主義想要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
此后,這種警告性炮擊,一直持續到1979年,中美建交,福建前線部隊奉國防部長徐向前命令,自該日起,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