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建成于1927年,因地處德國科隆附近的Nürburg小鎮而得名,該賽道穿梭于德國、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交界的Eifel丘陵之間,路面隨山勢跌宕起伏,彎道也極為復雜兇險,由于事故頻發,北環很早就被三屆F1世界冠軍Jackie Stewart稱為“綠色地獄”。
北環賽道總長20.83公里,路面落差高達300米,彎道更多達177處,尤以高速彎居多。路面與緩沖區相當狹小,至多只能容納兩三臺車并行,部分路肩突起很高,車輪若壓上去很容易出現過度彈跳導致失控,所以保持正確的路線格外重要。
另外,該賽道對于車手的技術、體力,以及車輛的轉向、制動、車身剛性、引擎調校、輪胎抓地力等都是極大的考驗。因此,北環一直也是全球汽車廠商用來檢驗其高性能車型的終極試驗場,故而又被奉為“真理之環”。
不斷變化的坡度和路況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賽道之一,是測試高性能汽車的理想場所,也是突破世界紀錄的地方,隨著汽車制造商們爭相打破圈速紀錄,我們來了解一下有史以來紐北圈速榜最速前十名車型。
雖然僅僅打破紐北圈速榜遠不能客觀地衡量一輛車的整體性能,但不可否認的是,擁有紐北記錄的車型,總有著一種神圣的光環,這是一種自豪的象征,更是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誰稱霸了紐北,就稱霸了世界。
Author / 酷樂汽車
為了慶祝保時捷成立70周年,保時捷帶著919 Evo —— 一款基于勒芒冠軍車型919 Hybrid改裝而來的車型,該車先前在幾條歐洲賽道上刷新了圈速記錄。
2018年6月,車手蒂莫·伯恩哈德駕駛919 Evo在紐北賽道上跑出了5:19.546的圈速,打破了紐北有史以來的所有圈速記錄,比之前的記錄快了將近整整一分鐘,當然之前的記錄也是來自保時捷 —— 保時捷956,依舊是一臺勒芒戰車,下面會講到。
保時捷919全稱其實為919 Hybrid,其實保時捷在闊別勒芒24小時耐力賽多年后制造的第一部原型車,用以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最頂級的LMP1組別。
919 Hybrid采用了碳纖維材質配合上蜂窩狀鋁制結構的底盤,懸掛采用了常見的推桿結構。配合上一臺非常少見的2000cc缸內直噴渦輪增壓V4引擎,以及來自于威廉姆斯的鋰電池混合動力系統。
動力由這臺中置引擎通過保時捷自行研發的7速序列式變速器傳遞到后輪。而電機則 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將這臺后驅車型變化為四驅車型。
919 Evo與919 Hybrid幾乎相同,采用相同的混動系統,但由于不受勒芒賽車規則限制,因此總功率達到了1144馬力,而該車干重只有849公 斤,所以這臺車的駕駛感覺難以置信。
保時捷對該車的空氣動力學系統也進行了調整,其主動空力系統能夠產生比919 Le Mans規格賽車多53%的下壓力,同時空氣動力效率提高了66%,該車跑圈過程中可以達到366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
排名第二的是大眾專門打造的純電ID R原型車。
盡管純電動力系統在賽道上有一定的妥協,大眾的工程師們還是成功讓該車擁有了足夠的性能,ID R在2019年6月跑出了6:05.336的圈速,不僅打破了電動汽車的記錄,更是獲得了紐北總圈速榜第二名。
ID R搭載了來自Formula E賽車的670馬力電動機和44kWh電池組,其在紐北賽道上可以達到平均速度205公里/小時,該車的空氣動力學設置也經過調整,以適應紐博格林北環賽道的特點。
這一絕對記錄由已故的Stefan Bellof保持了35年,直到2018年的保時捷919車型出現才打破,這也充分體現了保時捷在制造終極賽車層面擁有頂級的技術。1983年5月,當時25歲的賽車手斯特凡·貝洛夫在紐博格林1000公里賽的排位賽中駕駛保時捷956創下了6:11.13的驚人圈速時間。
保時捷956其實是上一代保時捷936原型車的繼任者。
保時捷956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而生。如今的勒芒雖然看起來燦爛無比,但卻遠遠不能和80年代的勒芒相提并論。
你可以說當年最頂級的車廠都擁有一輛原型賽車。而保時捷956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在FIA改變了耐力賽規則后,為捍衛其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的頭銜打造出來的。
在80年代最常見的耐力賽中,賽事規則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FIA對賽車的規定沒有那么嚴。每輛賽車油箱有100L容積固定次數停站加油時間,每輛車最低800kg,其余的技術都由車隊自行掌握。
在燃料和速度的平衡下,不同車廠有著自己的理解。 所以我們看到了勒芒賽場上奔馳制造出的M117 5.0升V8渦輪發動機,老牌英國車商捷豹則投向了7.0升V12發動機,馬自達則傾盡家產做出了轉子發動機,而保時捷走向2.6升渦輪水平對置發動機。
保時捷956就是在面對如此之多的強敵之下被制造出來的。 保時捷956放棄了前幾代使用的三角形空間支架,轉而使用了鋁制單體式底盤,使得956達到了800kg的最低重量,這也是保時捷第一次使用這種形式的駕駛艙。
前懸掛則直接連接在鋁制底盤上而發動機和后懸掛則通過副框和鋁制底盤相連接。
發動機早在上一年就在保時捷936/81上進行了測試。 該發動機為Type-935 2.65 升雙渦輪增壓6缸發動機(flat engine)。發動機采用風冷和水冷雙冷卻系統,水冷卻發動機缸頭而缸體本身采用風冷。
此發動機最大可產生820匹馬力,然而為了可靠性最終被下調至620匹。956上延續保時捷936/81這臺測試發動機。搭配于傳統的五速手動變速箱。最高速度可達到至少350km/h。
956也是保時捷第一臺使用地效效應的賽車。 地效效應是車身特殊設計后產生的空氣動力學效應可將賽車吸在地面上,這使得賽車不需要傳統過大的尾翼來產生下壓力從而導致風阻過大降低車速。 這使得956相比第一代保時捷917下壓力增加了三倍。而為了兼顧地效效應,整個發動機被迫向前傾斜。
而剎車上,剎車的卡鉗第一次使用一整塊合金打造,這個技術最終量產于后期保時捷Boxster(參數丨圖片)上。
因為956類似F1的特征,956上也測試保時捷F1發動機P01。作為F1歷史上最成功的發動機之一,P01貼牌TAG并最終幫助邁凱倫在80年代拿下三個車手冠軍和兩個廠商冠軍。 同時 在956上面測試的雙離合變速器 —— PDK,也最終量產并應用在了09款保時捷911上。
1983年由Stefan Bellof駕駛,956在1000km Sports Car Race的紐伯格林賽道創下6分11秒13的圈速。 不幸的是,Stefan Bellof在多年后比賽中和另外一輛保時捷相撞,最終不幸去世,而保時捷也因為IMSA的緣故最終停止了956項目而開始了956繼任者的研發工作。
一直到2018年6月28日為止,956一直牢牢占據紐伯格林北環頭名的位置。 2018年6月29日,上文提到的保時捷919 EVO改寫了歷史。
擁有2011馬力和1700Nm扭矩的純電路特斯Evija X,比榜單上前三名車型的動力輸出都要強大得多。 雖然其底盤據說與公路版Evija超跑幾乎相同,但量身定制的碳纖維車身和極端空氣動力學裝置幫助 Evija X 在2023年10月跑出了令人驚嘆的6:24.047圈速。
1983年,英國的March Engineering以其832 Formula 2賽車獲得了紐北歷史圈速榜第五名。由克里斯蒂安·丹納駕駛,這輛賽車搭載了一臺2升自然吸氣的寶馬四缸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1.5T版本也曾在布拉漢BT52 Formula 1賽車中使用。
梅賽德斯-AMG憑借One超跑打破了量產車圈速記錄,這款車是奔馳擁有足夠的F1賽車經驗所打造出來的民用怪獸。 該車由DTM車手馬羅·恩格爾駕駛,盡管圈速是在不理想的條件下完成的,但依舊非常強大,這也預示著AMG One還有更大的潛力。 盡管如此,AMG One還是將之前的量產車圈速記錄縮短了超過八秒。
2021年,Manthey Racing對其專為保時捷991.2 911 GT2 RS設計的MR套件進行了進一步更新,而搭載該套件的911也打破了MR之前的記錄,雖然現在已被AMG超越。
通過對空氣動力學、懸掛系統、剎車系統和冷卻系統的各種調整,保時捷開發車手拉斯·克恩將之前的紐北記錄提高了近5秒,同時也打破了截止當年合法道路車輛的最快圈速記錄。
作為參考,992代911 GT3 RS的圈速為6:49.3,這也證明了這一MR套件的強大性能。
搭載近800馬力的4.0升V8發動機和擁有額外200馬力的電動機,由Lanzante調校的邁凱倫P1 LM在肯尼·布拉克的駕駛下,創下了6:43.22的驚人圈速,比邁凱倫自家的賽道專用P1 GTR的圈速時間快了大約4秒。
鑒于P1 LM的公路賽車理念,完成這一圈速的P1 LM還在完成圈速后通過公路返回了英國。這一圈速時間是使用合法上路的Pirelli Trofeo輪胎創下的,該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LM在標準P1 GTR上節省的重量措施,包括輕量化座椅、鈦合金尾管以及去除空氣千斤頂系統等賽車部件。
AMG GT Black Series,該車6:43.616的圈速排名 歷史第八,但也是迄今為止合法公路量產車創造的最快圈速。
由GT3車手馬羅·恩格爾駕駛,Black Series配備了專為其開發的合法上路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 R MO輪胎,并對該車的標準空氣動力學套件進行了調整,以適應紐博格林賽道,從而將Aventador SVJ擠出了世界最快量產車的寶座。
AMG GT Black Series在普通GT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改造。
其4升V8發動機不僅輸出720馬力和800Nm扭矩,還通過安裝平面曲軸,顯著改變了V8的特性。
蘭博基尼Aventador SVJ僅比AMG慢1.3秒,2018年7月蘭博基尼車廠車手馬爾科·馬佩利在紐博格林賽道上完成了6:44.97的圈速。
Aventador SVJ搭載一臺6.5升自然吸氣V12發動機,輸出760馬力,其比限量版的Aventador SV更強大,該車包括了一系列其他改進,提升了性能。最顯著的是ALA 2.0系統,這是對首次出現在Huracan Performante上的空氣動力學系統的改進版,據說能將下壓力提高40%。
雖然只有最頂尖的賽車機器能夠登上榜首,但制造商們也在各自的類別中努力刷新記錄。
目前,Rimac Nevera超跑以7:05:298的圈速保持世界最快量產電動車記錄,而后是保時捷的Taycan Turbo GT以7:07.55的成績成為最快四門電動車,但還沒焐熱,去年10月29日, 小米SU7 Ultra原型車就以6分46秒874的官方認證圈速成績,成功打破紐北最快四門電車紀錄。
寶馬M2和寶馬M4 CSL則分別是最快的緊湊型和中型車,而保時捷Cayenne Turbo GT則在SUV類別中奪得桂冠。
More
今日日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