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身邊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家長不熱衷 “雞娃” 了!
退學國際學校、停掉補習班、砍掉親子游,曾經瘋狂的教育消費熱潮,好像一下子降溫了。
以前,有家長每年花4萬塊給孩子報補習班,現在在二手平臺上,10塊錢就能請博士改作文,149元能約到北大畢業生陪練,99元就能買到常春藤老師的口語課。
更有家長干脆一分錢不花,全靠視頻網站給孩子上課,孩子小升初照樣考出高分。
有家長調侃,想看魚何必去水族館,菜市場的魚又多又實惠;出國親子游不帶爸爸,還能多玩三天。
現在家長教育消費的關鍵詞,就是倆字:性價比!這要是放在幾年前,根本不敢想象。
2019年有報道說,哈爾濱的補課一條街,補課費萬元起步,上不封頂。有的家長一口氣花 16 萬買課時,兩個家長三個月工資,還不夠孩子一個暑假的補課費。
那會兒,中國家庭平均每年教育支出能占到家庭收入的17.1%,比其他國家高得多,“內卷”“雞娃”“補習班”,成了那代家長的集體記憶。
可時代變了,家長也想明白了,現在人均本科、碩士一抓一大把,砸鍋賣鐵搞教育,性價比越來越低。
花幾百萬送孩子出國留學,回來月薪才3000,這筆賬怎么算都不劃算。
但是,“雞娃”真的會消失嗎?未必!以后家長的教育消費只會更理性,錢會花在刀刃上,重點還是抓孩子的學業。
像便宜的網課、性價比高的學習機,可能會更受家長歡迎,比起要不要 “雞娃”,家長更關心的是,怎么用有限的資源,讓教育投入得到最大回報。
畢竟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學歷就像一個家庭的 “底氣”,雖然不一定用得上,但絕對不能沒有!
#雞娃 #教育內卷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系刪。
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