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晚間,小米汽車發布《關于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就小米 SU7 Ultra 近期兩大爭議焦點 —— 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與 “排位模式” 鎖馬力事件,作出正式回應,向用戶致歉,并公布相應解決方案。
雙風道前艙蓋爭議:宣傳與實際效果的落差
小米 SU7 Ultra 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自推出便備受關注。
在宣傳中,其被描述為具備 “雙風道高效導流” 功能,可優化空氣動力學性能、輔助剎車系統散熱等。
然而,首批交付車輛到手后,卻引發軒然大波。有博主進行實測,用鼓風機對著挖孔機蓋吹風,紙巾毫無反應,表明該前艙蓋似乎并未起到預期的通風導流作用 。更有車主親自拆解,發現所謂的雙風道,既無法有效引導空氣至剎車系統,也未能產生明顯下壓力,與宣傳效果大相徑庭,“雙風道高效導流” 淪為網友口中的營銷話術 。
在最早的量產計劃中,SU7 Ultra 量產版本身已具備沖擊國內專業賽道和紐北的綜合性能,并未規劃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10 月 29 日,SU7 Ultra 原型車紐北成績發布,其原型車的實力與外造型收獲極大反響。經充分調研,評估工程可行性后,小米決定響應用戶需求,復刻原型車同造型挖孔前艙蓋設計,為用戶增添造型選擇。官方稱,該前艙蓋除滿足復刻外造型需求,還具備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但顯然,前期宣傳對功能的夸大,與實際效果之間的差距,引發消費者強烈不滿。
為解決此次爭議,小米表示,對于未交付的訂單,提供限時改配服務,用戶可改回鋁制前艙蓋;對于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截至 5 月 10 日 23:59:59 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鎖單用戶,贈送 2 萬積分以表誠意。官方介紹,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碳纖維整體使用面積達 1.73㎡,可為整車減重 1.3kg。
對于SU7 Ultra來說,雙挖孔,情緒價值足夠,帥就完了!
“排位模式” 鎖馬力:性能與安全的艱難平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雙風道前艙蓋爭議尚未平息時,小米 SU7 Ultra 又陷入 “鎖馬力” 風波。5 月 1 日,小米汽車推送一次 OTA 升級,此次升級對車輛動力輸出進行限制,原本宣傳的 1548 匹最大馬力被鎖定,車主需在指定賽道跑出特定圈速,才能解鎖車輛的全部性能,否則只能使用大約 900 匹馬力 。這一操作瞬間在 SU7 Ultra 車主圈引發軒然大波,畢竟小米 SU7 Ultra 一直以 1548 匹馬力、1.98 秒破百的極致性能為重要賣點。
小米官方對此回應稱,近期多起 SU7 Ultra 超速事故引發社會關注,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確保高性能只在專業場景釋放,出于安全考量才設置 “賽道解鎖” 機制 。但此解釋難以讓消費者完全買賬,用戶認為小米汽車在宣傳中強調 “1548 匹馬力” 的峰值性能,如今卻限制體驗,存在 “參數營銷” 之嫌,造成宣傳與真實體驗的不對等 。傳統燃油超跑(如保時捷、蘭博基尼、法拉利等)從未因馬力過大而限制用戶使用權,而是通過駕駛培訓、強化電子穩定系統等技術手段平衡性能與安全 。小米 SU7 Ultra 的這一做法,讓不少消費者感覺自身權益受到侵犯。
面對輿論壓力,小米汽車工作人員統一回應,該 OTA 升級并未繼續進行推送,算是一次內部的灰度測試,可能也是受到了車主的反對,最終官方選擇撤包。有被鎖動力的小米 SU7 Ultra 車主發文稱,小米銷售聯系他,因該事件影響不好,將贈送洗車機和 5000 積分,還能免費取送車升級新車機,并且告知 4-6 周左右可以更新新的車機版本。
小米 SU7 Ultra 今年 2 月 27 日正式發布,定價 52.99 萬元。小米公司稱,小米 SU7 Ultra 目標成為地表最快的四門量產車,搭載小米超級三電機系統,標配賽道版散熱系統、制動系統,紐北調校底盤系統,標準版就能直接上賽道。數據顯示,小米 SU7 Ultra 鎖單量已突破 10000 臺,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SU7 Ultra以速度快作為賣點,但也要解決車主隨時沖動踩電門的危險后果!希望雷軍能夠解決這個二難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