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消息,美韓于近期旬開展“自由旗幟”大規模空中力量演習,半島局勢再添變數。
軍艦(資料圖)
美韓此次軍演,將第五代F-35“閃電”Ⅱ型多用途隱形戰斗機設為假想敵。參演戰機除F-35系列外,還有美國的F-16“戰隼”戰斗機、KC-135“同溫層”加油機,韓國的F-15K戰斗機、KF-16戰斗機和CN-235運輸機等,總計超90架,約1700名人員參與其中。從參演陣容來看,此次演習規模宏大,絕非普通軍事演練可比。美國借軍演之名,旨在提升美韓聯合空中作戰能力,檢驗駐日美軍快速支援能力。在地區局勢本就敏感的當下,如此大規模軍演,威懾意味不言自明,既針對朝鮮,也對周邊其他國家形成戰略壓迫。
面對美韓軍事壓迫,朝鮮并未坐以待斃,而是積極采取反制措施,強化海軍力量便是關鍵一環。今年3月20日,朝鮮勞動黨總書記視察南浦造船廠,著重了解該廠改擴建情況,并明確指出,國家造船工業現代化及造船能力提升,是“發展國家經濟和加強海軍力量的先決性重大問題”。這一指示,彰顯朝鮮對海軍建設的高度重視。
戰斗機(資料圖)
當地時間4月25日,朝鮮人民軍海軍5000噸級“崔賢”號驅逐艦下水儀式在南浦造船廠舉行。該艦被朝鮮領導人稱作“自衛國防技術的集合體”。“崔賢”號不僅裝備常規對空、對艦武器,還配備超音速戰略巡航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強化了對陸打擊能力。按照朝方計劃,該艦將于明年初服役。“崔賢”號的5000噸排水量,在朝鮮海軍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從武器配置上看,“崔賢”號凸顯“不對稱作戰”思路。朝媒稱其巡航導彈射程可達1500公里,若此射程屬實,日本大部分地區及美軍關島基地均在其覆蓋范圍內。這無疑極大提升朝鮮海軍戰略威懾力,使美韓在軍事決策時不得不重新考量風險。
朝鮮強化海軍的動作不止于此,朝鮮領導人明確將核動力潛艇列為海軍強化的“第二個標志”。一旦朝鮮在核動力潛艇技術上取得突破,其水下威懾力將呈幾何倍數增長,美韓苦心構建的“延伸威懾”戰略將面臨嚴峻挑戰。
戰斗機(資料圖)
在朝鮮積極強化海軍力量之時,半島局勢因韓國的一次意外事件變得更為緊張。4月23日凌晨,鐵原郡非軍事區哨所內,一名韓國士兵在檢查K6重機槍時誤射一發子彈。韓軍方迅速通過廣播向朝方通報,并推測子彈未越過邊境。盡管這一事件大概率是意外,但在朝鮮近期頻繁試射導彈、領導人強硬表態“海軍擴軍”的背景下,任何邊境摩擦都極易被放大解讀。2022年,朝軍就曾因類似事件向韓方哨所開火示警。此次朝方保持沉默,個中緣由值得玩味。
從美韓軍演到朝鮮強化海軍,再到韓國邊境走火事件,半島局勢愈發復雜微妙。美韓持續軍事施壓,朝鮮堅定自衛反擊,雙方缺乏互信,誤判風險不斷增加。半島局勢何去何從,國際社會拭目以待。但可以確定的是,軍事對抗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話與談判才是化解危機、實現半島和平穩定的必由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