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經歷也在魏秋月身上體現無遺。2004年,當時還不到16歲的魏秋月,被列入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公布的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備人才名單中,成為年齡最小的球員。同年,魏秋月入選中國國家青年隊,出任主力二傳。2005年8月1日,在20歲以下世界青年女排錦標賽中,中國隊苦戰五局戰勝意大利隊獲得第三名,魏秋月名列最佳二傳首位。2006年2月,魏秋月被臨時借調至中國國家隊。12月,正式進入中國國家隊,成為主力二傳。魏秋月在北京周期展現了極好的競技狀態,她和馮坤一樣屬于高大型二傳,網口的攔網高度可觀。但是攻傳組織上又和馮坤有所不同。其實雅典周期的馮坤+宋妮娜的技術風格也有區別,馮坤擅長身后球的戰術攻配合,而且進攻犀利,攔網彪悍。馮坤作為二傳,其扣球高度達到三米一九。雅典奧運會八分攔網進賬充分顯示其網上實力。
和馮坤屬于典型的攻擊性二傳不一樣的是,宋妮娜屬于技術型二傳,邊攻位置的傳球穩定,副攻配合默契,多點開花。這位身高一米七九的二傳在網前的二次球出手也是相當干脆,甩手就扣,不帶猶豫。北京周期的馮坤+魏秋月就同屬高大二傳,不過魏秋月延續了宋妮娜多點開花的穩定傳球質量風格,而且攔網高度要超過宋妮娜。這三位二傳都是黃金一代中技術全面、特點鮮明的二傳手。其成長道路也經歷不短的時間以及比賽的打磨。當然,我們肯定是希望一代有一代的領軍人物,不可能只依靠老隊員打天下。不過作為培養時間相對較長的二傳位置,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老隊員帶一帶。年輕隊員特別是年輕二傳有一個共性,就是順風球打得都很好。只要比分領先,年輕二傳什么進攻套路都敢玩兒,一個比一個傳得花哨。
但是一旦遇到逆風球,很多年輕二傳就不敢發揮甚至不愿發揮,很多比分落后的情況下年輕二傳被打蒙,然后比賽就沒有然后了。這個時候其實特別需要經驗豐富的二傳手上場穩定整個場上隊員的情緒和心理,并且提升傳球質量,因為大多數逆風球時間,球隊的一傳都不會是到位的,所以在一傳不到位的情況下怎么提升傳球質量,讓攻手能夠把球扣下去并且得分,讓整個隊伍的緊張情緒得到釋放,是二傳的巨大作用。這個時候,作為主教練,除非是像陳忠和、郎平這種有著極為豐富的國際比賽經驗以及長時間和世界強手對抗的經歷,否則,教練組的作用不會太明顯。所以,如果國家隊一隊鎖定鄒佳祺,殷小嵐,張籽萱三位二傳的話,要么就要保證整個比賽順風球打到完,要么就得寄希望于李盈瑩、王媛媛、王夢潔、龔翔宇這些老隊員在場上能夠幫助二傳調整心態。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還是覺得應該在二傳位置上考慮一位老隊員進隊帶一帶。同時,我對山東隊二傳解盛鈺和上海隊二傳黃欣悅未能進入國家集訓隊深感遺憾。謝盛鈺作為山東女排本屆聯賽的絕對主力二傳,在副攻戰術上的攻傳組織其實相當搶眼。山東隊本屆聯賽屬于典型的副攻強悍邊攻一般,所以攻傳的調配就很考驗二傳的能力。以整個聯賽表現來看,謝盛鈺能夠把楊涵玉和王文涵的進攻完全激活,而且在拉開兩邊的傳球組織上也比較到位。作為身高一米八七的高大二傳,謝盛鈺的移動速度也比較搶眼。而黃欣悅從福建女排轉會到上海女排后,被主帥王之騰重點培養并予以替補重擔,頂替了主打了全錦賽的主力二傳陳芳林,成為上海女排的替補二傳。身高一米七八的黃欣悅曾是國少女排重點培養的主力二傳。
在上海女排的比賽中,登場時間不多的她展現了良好的進攻組織以及防守預判,而且黃欣悅的發球破攻給我很深印象。上海隊王之騰給她登場的時間并不多,不過到后排時她替補副攻發球屬于上海隊發球帶動攔防的強輪。而且黃欣悅后排防守很好,能夠包攬后排一號位和六號位的大部分面積,這對二傳來說屬于標準的加分項。謝盛鈺和黃欣悅的不入法眼讓人感到很遺憾,既然本屆國家隊都已經明確表示準備不帶老將玩兒,那么首次集訓為什么又不給其他年輕隊員多一些機會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