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8日訊 濰坊食品科技職業學院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打破傳統課堂邊界,確保技能訓練與行業標準無縫對接,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區域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有機銜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在濰坊食品科技職業學院精釀啤酒一體化實訓室,學校食品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啤酒釀造工藝,先進的儀器設備,真實的生產場景,讓學生在實操中全面掌握啤酒釀造技藝。學生王明輝說,他們從嚴格控制麥芽粉碎粒度,到糖化環節,再到發酵階段進行全過程學習,熟練掌握了啤酒釀造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實訓架起了理論與實際操作之間的橋梁,將知識轉化為扎實技能,為他們的職業發展鋪就了一條堅實的道路。
為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像精釀啤酒一體化這樣的實訓室學校共建設了40多個,并把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引入實操課,在全方位錘煉學生加工技藝的同時,也讓教學模式發生著改變。
“對于教師而言,需從知識講授者轉變為項目導師,以企業崗位需求為核心,解決行業問題為導向,靈活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與就業的契合度。”濰坊食品科技職業學院食品生物技術專業教研室主任王媛媛說。
同時,為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學校還積極開展“人才訂單”培養模式,將企業具體需求融進課堂教學,通過訂單培養,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有效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與企業人才適配度。
據山東綠洲啤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洪建介紹,他們企業與學校聯合開設"人才訂單班" 將企業工作規范、技術標準與企業文化深度融入課程體系。學生在校期間就按照企業用人標準進行培養,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職"的無縫銜接。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學校已與多家知名食品企業合作共建共享生產性校內實訓基地23個,拓展校外實訓基地100余個,而作為一所新成立不久的高職院校,學校聚焦服務區域發展需求,已開設食品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康復工程技術等21個專業,并逐步形成以食品安全、食品生物、大健康為核心,以新興文管類專業為輔的協調發展專業集群格局。
濰坊食品科技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李保城介紹說,下一步,他們將持續推動職業教育與城市發展雙向賦能、同頻共振,堅持以地方產業結構和發展需求為導向,堅持以特色專業為依托,創新“訂單式”培養模式,把課堂搬進車間,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讓學生“入校即就業”,全力建設"當地離不開、業界都認可、企業靠得住"的一流職業院校。
閃電新聞記者 于剛 劉九省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