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一個醉駕案咨詢,這位朋友說自己咨詢了不少專業人員,很多人都說可以爭取緩刑。
他問我能夠幫忙處理不,最好是不起訴,最壞才是緩刑。
既然咨詢了這么多人,分析的結果又異常樂觀,令我好奇的是,他為何不選擇委托前面的人?卻又輾轉到我這里。
我認為,無外乎兩個原因。
一、本想委托律師,因前面的分析太樂觀,覺得不用委托了。
二、前面的分析雖然很動聽悅耳,但不足以讓其信服,于是選擇繼續咨詢。
咨詢時,不少人喜歡唱高調,這事說明,別以為咨詢時話說得很好聽就能形成委托,有人還就不信這個。
他這個究竟是什么案情呢?
我先概述如下:咨詢者于2024年3月因酒駕被抓,交警處以吊銷駕照六個月的行政處罰。2025年4月初因醉駕被抓,血液酒精含量147mg/100ml。兩次均未發生事故。
我的答復應該出乎他的意料,我認為基本是實刑,不可能不起訴,緩刑屬小概率事件,他認為我是“唱反調”,質疑我的意見。
質疑理由是,第二次血液酒精含量不高,無事故發生,很多專業人員都說可以爭取緩刑,因此憑空給予他莫大自信。
要反駁他很簡單。這事不簡單的地方是,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唱反調”。
對于反駁理由,我不喜歡高談闊論,曲高和寡,咨詢者不一定能聽懂。
要讓他懂,首先是案例,案例是最好的普法題材,和自己相同案情的案子,別人什么結局,舉一反三自然也預示著同樣的結局。
我有一個幾乎相同的咨詢案例,都有酒駕被抓被行政處罰經歷,都是第二次醉駕,血液酒精含量相差無幾,153mg/100ml。別人訴求也是一樣,要求緩刑或不起訴,我給的答復相同,因無法滿足當事人訴求,不敢接受委托,建議另請高明,這位咨詢者后來給我發消息感謝我,說結果出來了,建議量刑拘役兩個月,罰金2千,他簽了認罪認罰。
把咨詢截圖給發過去,他就懂了大半。
最后,補充理論,給他說了國家的司法政策。這事一目了然。
讓他做好進去蹲幾個月的思想準備。
我不知道他會選擇相信誰,我有自己的執業原則。
這事,能不能緩,能不能不起訴,其實好判斷。
復雜的是,簡單問題,卻因人心而千人千語。
所合伙人,司法部死刑復核援助律師,貴州省律師協會涉訪涉訴委員會委員,貴陽市律師協會刑事專業委員會委員,辦有無罪免死緩刑不起訴二審改判等案例。1559918993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