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堂教學到實踐活動,從基礎課程到特色校本課程,徐匯區統籌協調,全力開辟科學教育新賽道。區內中小學相繼開發1500余門科學類校本課程,構建起多層次、多元化的科學教育課程體系,讓科學的種子在每個孩子心中生根發芽……近日,記者從徐匯區教育局了解到,《上海徐匯區中小學科學教育STEM行動 緊扣國際前沿 催生本土創新》入選2024年度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優秀案例。
徐匯區以STEM教育為核心引擎,將建設科學教育的校園主陣地、打造內外融合的科學教育平臺、培育特色鮮明的STEM教育作為三大重要任務,著力聚焦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培育學生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目前,徐匯區的“STEM+”課程已覆蓋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段,中小學已有5萬人次參加“STEM+”課程項目,300余名教師參與培訓并實施常態化教學,設計實施涵蓋生命科學等多門類的近50門課程。
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落戶徐匯濱江,為區域教育注入新動能。徐匯區又聯動上海交通大學共建上海市青少年STEM教育研究院,成立由12名兩院院士領銜的“光啟”青少年科技導師團,與眾多科普基地和科創基地單位共建合作,開展“追光”科學家(精神)進校園、“繽紛匯五育”體驗活動等80余項科學類賽事活動,為每個孩子搭建“適合的發展階梯”。
STEM教育是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推進育人理念創新的有效途徑,徐匯區不斷推動科學教育“品牌升級”,自2014年成為首批區域性整體推進STEM教育的實驗區以來,以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為主線,以真實世界的學習活動為引領,開啟STEM教育的本土化探索之旅,構建起覆蓋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特色鮮明且相互貫通的跨學科“STEM+”課程體系。學生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通過頭腦風暴、創意設計、動手制作、模型測試、設計改進、展示匯報等一系列實踐項目,不斷夯實科創素養,實現“做中學、學中創”。
據介紹,作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和上海市教育數字化轉型實驗區,未來,徐匯將聚焦STEM、AI教育特色,開發具有徐匯特色、覆蓋全學段的人工智能區本實踐課程,推動全域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應用場景,突破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構筑創新人才培養通道。
原標題:《千余門科學類課程開辟新賽道,徐匯科學教育STEM行動入選全國優秀案例》
欄目主編:徐瑞哲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許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