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燕山南麓,綠意涌動。在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甘薯種植戶們已經開始了大面積種植,一排排甘薯秧苗長勢喜人,暖陽之下,洋溢著蓬勃生機。
秦皇島市盧龍縣印莊鎮一家甘薯脫毒種苗繁育基地內,“盧選1號”脫毒種苗長勢正旺。新華網發 王梓任 攝
據統計,盧龍縣甘薯種植面積約12.7萬畝,甘薯集群全產業鏈產值達10.15億元。近年來,盧龍縣不斷強化科技對甘薯產業的支撐,逐步構建起產品多樣化、產銷一體化和品牌國際化的創新發展格局。小小甘薯,串聯起富民強縣的特色產業鏈。
科技筑基 脫毒種苗重塑產業基因
“中國甘薯之鄉”盧龍縣屬低山丘陵地區,土質多為礫質或砂質土壤,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使這里盛產甘薯。然而,頻繁的引種和多年的重茬種植,給薯苗帶來多種病毒,尤其是莖線蟲病嚴重,一度使全縣甘薯種植面積萎縮。為破解這一難題,盧龍縣與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合作,成立“甘薯科技小院”,深入研究甘薯脫毒技術。
秦皇島市盧龍縣印莊鎮一家甘薯脫毒種苗繁育基地內,技術員進行試管苗擴繁。新華網發 王梓任 攝
“所謂甘薯脫毒,就是把甘薯病毒消滅在萌芽前,它可以有效解決甘薯生長中長期存在的病毒種性退化問題。”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副教授司增志說,他們開展了甘薯脫毒、品種篩選和培育等多項課題研究,研發了適合本地種植的甘薯新品種。
近日,在“甘薯科技小院”的組培實驗室,一排排組培瓶里的脫毒試管苗生機勃勃。司增志指著一株種苗說:“這就是我們通過莖尖剝離生產的甘薯脫毒種苗,取用甘薯芽尖上最頂端部位的細胞培養而成。以前的種苗不脫毒,畝產最多三四千斤,而這種脫毒健康種苗,能保證五六千斤的產量。”
秦皇島市盧龍縣印莊鎮一家甘薯脫毒種苗繁育基地內,技術員在甘薯秧苗組培室工作。新華網發 王梓任 攝
如今,插上科技“翅膀”的甘薯脫毒種苗,在盧龍縣快速“生根發芽”。目前,全縣甘薯脫毒種苗供應能力已達到2億株,脫毒甘薯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輻射帶動農戶約5000戶,年增產超7000萬斤,讓“中國甘薯之鄉”再現往日榮光。
調優結構 鮮食甘薯種植鋪就增收路
工人們在棚室進行剪蔓扦插擴繁工作。新華網發 張子亮 攝
為提高種植戶收入,盧龍縣著眼市場需求,引導種植戶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鮮食型甘薯種植,推進傳統甘薯產業升級發展。
盧龍縣孫揣莊村甘薯種植戶孫衛國承包了150余畝地,專門種植鮮食型甘薯。“我每年都會鋪黑色地膜抑制甘薯周邊雜草生長,這樣就用不著除草劑了。澆水用的是滴灌,能讓甘薯結薯多且生長均勻。”孫衛國說,鮮食型甘薯每斤售價3元左右,是淀粉型甘薯的兩三倍。
秦皇島市盧龍縣盧龍鎮一甘薯種植基地內,工人們栽植甘薯秧苗。新華網發 王梓任 攝
目前,盧龍縣鮮食型甘薯種植面積5萬畝左右,主要種植“煙薯25”“西瓜紅”“哈密”等市場暢銷品種,平均畝產鮮薯達到2000公斤左右,每畝純利潤約3000元。
“我們在推進鮮食甘薯綠色標準化生產,逐漸提高鮮食甘薯的產品品質。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在平臺銷售和龍頭帶動這兩個方向下功夫,逐步解決倉儲問題,擴大錯季銷售數量,努力打造甘薯全產業鏈。”盧龍縣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張會敏說。
品牌突圍 精深加工撬動全球市場
地頭銷售的鮮食甘薯每斤3元左右,經加工包裝后每斤售價能達到8元。這筆賬算下來,盧龍縣明確了甘薯產業要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
近年來,盧龍縣引導龍頭企業向精深加工發力,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讓小甘薯從“大路貨”向“精深特”轉變。
秦皇島市盧龍縣雙望鎮一家甘薯深加工企業內,工人們在制作薯干。新華網發 劉丹 攝
在位于盧龍縣的秦皇島高成食品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人們忙著打包、發貨薯制品。企業產品豐富多樣,涵蓋薯粒、薯脯、淀粉等10多個品種,年生產薯制品約3500噸。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高成食品在全縣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6000畝,帶動約2500戶農戶進行訂單種植,成為推動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甜蜜引擎”。
如今,盧龍縣培育了200多家甘薯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深加工企業等,上下游產業鏈的總產值可達10.15億元。其中,甘薯淀粉和粉條遠銷海外,2024年外貿出口額達8800多萬元。
秦皇島市盧龍縣印莊鎮一家甘薯深加工企業內,工人們在制作粉條。新華網發 王梓任 攝
“盧龍縣正在努力推進‘甘薯產業強縣’建設,全力推進品牌化、規模化、多元化發展,接下來,我們將堅持科技引領、品牌打造、綠色支撐、共同富裕一體推進,形成‘育苗、推廣、種植、加工、銷售、旅游’全產業鏈條產業集群,以甘薯產業為牽引,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使其真正成為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盧龍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孟凡飛說。
從“脫毒薯”到“科技薯”再到“品牌薯”,在盧龍縣,一顆顆小小的甘薯,從不起眼的“土坷垃”變身鄉村振興路上的“金疙瘩”。(楊丹宇、劉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