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13日夜晚10點多鐘,我和河北省藁城縣應征入伍的兩千多名男青年,從火車站下了火車。
我與其中的八百多人背著背包徒步行軍四公里到達軍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某軍炮兵團。
其余的人被分到軍高炮團、工兵營、汽車營、防化連、野戰醫院和軍直屬隊。
到達營房時,已是深夜11點了。
部隊大禮堂里燈火通明。禮堂的大舞臺上坐著七八位首長,有團長、政委、參謀長、主任什么的。
話說,新兵被編成六個新兵連,一、二、三、四營,前、后直各一個連。
分兵點名時小老鄉們難舍難分,一個個被“雇主”點名后領走了。
進入部隊后,“新兵蛋子”是老兵對新兵的戲稱,又是愛稱。
在部隊,老兵對新兵大多是愛護的,像大哥哥對親弟弟一樣倍加呵護。但對新兵不滿時往往順口罵一句“媽了個×的新兵蛋子!”
這個詞常被使用于老兵訓新兵的時候‘新兵蛋子,才穿了幾個軍用褲頭!”也有兵齡長的也這樣訓兵齡短的。
雖說“新兵蛋子”有點罵人的味道,但它在軍營中的流行程度絕不亞于其他的詞匯。
如果說當新兵是每個軍人的“必由之路”,那么,“新兵蛋子”這個稱呼,也自然成了“必喊之名”。
但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以區分兵齡長短,顯示一下“輩分”,這與老兵訓新兵還不太一樣。
我當新兵時遇到了好多好多的好老兵們,他們對我都非常的好,從不戲弄我,更沒打罵過我。
我給別人講起時,他們都說,怎么好人都讓你碰上了!
入伍前,聽到喊自己的名字時總是答應“唉”!有的回答“在這里”或“聽見了”、“知道了”、“干嗎呀”等。
可在部隊聽到喊自己的名字時必須要答“到”。
無論您在部隊待多少年,“到”這句漢語中最簡短的語句,將在你的軍旅生涯中貫穿始終。
可以說,只要有軍人的地方,就能每天都聽到它;只要軍人在部隊一天,就要用它一天。
因此,說它是軍營中使用頻率最高、應用最廣泛的語句毫不過分。
部隊還有一個傳統,也是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新兵見老兵要喊聲“班長好”,這個稱呼走到哪里都受歡迎。
“班長好”,成了各部隊兵與兵之間交往稱呼的代名詞,陸、海、空三軍,步兵、炮兵、武警部隊都通用。
新兵到了部隊,不認得老兵姓甚名誰,即使知道,也不能直呼其名,一律叫班長。
見面說聲“班長好!”準保老兵到處夸獎你,說“新兵某某某有教養,懂禮貌!”
反之,輕者說你沒教養,重者則會通報新兵班長好好調教調教你。
即使成了老兵,喊比自己老的兵也叫班長,既顯得有教養,又會混個人緣好。
部隊兵兵之間相互走訪、串門、找人,最好的稱呼開頭用語就是“班長好”,這樣的效果往往會很好。
軍官對叫不上名字的士兵喊聲“班長好”,這名士兵會認真地聽從你的安排,高興地執行你賦予他的任務。
我覺得,在部隊喊一句“班長好”和在地方喊一句“師傅好”的作用差不多,都是一句尊稱,都能拉近相互間的距離,都能增進相互間的友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