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這片充滿驚濤駭浪的大海之中,軍隊就猶如一艘巨輪,掌舵者的每一個決策都會影響巨輪的航行。是一帆風順,還是觸礁沉沒,往往就在軍隊領導者的一念之間。
當我們回顧戰爭時,一定要明白,戰爭并不是一場簡單的兩軍對壘,而是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復雜博弈。
因此,將領在做出決策前,肯定會權衡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得出那個“最優解”。
有時候,個別決策看上去似乎不是很對,甚至會成為輿論指責和攻擊的目標,但往往就是這樣的決策才至關重要,甚至會直接影響戰爭的走向。
在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就曾做出過這樣一個頗具爭議的決定。
1947 年的秋冬之交,劉鄧大軍正在大別山里四處作戰,而他們也面臨著諸多困難。
白崇禧為了能把劉鄧大軍困死在大別山里,不惜調來了40 萬大軍對他們圍追堵截。
除了巨大的軍事壓力,南方潮濕的氣候也總是令疾病如影隨形,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戰士們備受瘧疾和疥瘡的折磨。
而在好不容易熬過夏天后,解決御寒問題又成為了劉鄧大軍的頭等大事。由于敵人的封鎖嚴重,中央從后方運來的棉衣沒法及時送到戰士們的手中。沒有辦法的劉鄧只好派人去當地老百姓那里購買棉花。
可是,由于大別山土地貧瘠,老百姓手中的棉花也不富余,部隊的采購本來就舉步維艱。而更令人頭疼的是,我軍的采購人員每次進村采購棉花都會被“小保隊”發現。然后要么被殘忍殺害,要么被跟蹤從而暴露了大部隊的行蹤。
所謂“小保隊”,其實就是由白崇禧扶持起來的地方武裝,但是他們不同于傳統的民團或者特務組織,這些人都是當地的地痞流氓或者無業游民。
“小保隊”最大的特點就是看上去與普通老百姓無異,因此我軍人員在下山與老百姓接觸時,經常被“小保隊”發現。
在軍史中,就曾記載有一位掉隊的戰士去村中討水喝,卻被“小保隊”發現并抓住,最后被用鐵釘釘在木板上殺害,死前還被挖了雙眼。
除了掉隊的戰士和采購人員,進入村子中進行宣傳的工作人員也有遭遇“小保隊”襲擊后不幸犧牲的記載。
而那些跟我軍接觸的人民群眾也會同樣會受到“小保隊”的暴力威脅,甚至被殘忍殺害。
你別看“小保隊”級別低,但是他們的行動卻異常猖狂。正是由于有他的存在,令劉鄧大軍在進入大別山后遲遲無法發動群眾,從而難以站穩腳跟。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劉鄧二位首長沒少安排打擊行動。然而,“小保隊”也相當狡猾,他們自知打不過我軍,一得到消息就立刻解散,然后混入人民群眾之中,導致打擊效果一直都很不理想。
1947年12月,國民黨85師將俘虜的400多名我軍戰士押解到了宋埠,交由當地的“小保隊”處理。沒想到,“小保隊”在接收下這批戰士后,竟然直接他們全部殘忍殺害了。
“小保隊”公然殺俘的行為徹底激怒了劉鄧大軍的所有指戰員,各級干部紛紛請戰,一定要給“小保隊”以嚴懲!
劉鄧二位首長對此事也同樣義憤填膺,于是把打擊宋埠“小保隊”的任務交給了六縱。
六縱政委杜義德隨即命令肖永銀所部在李德生所部的配合下,對宋埠發起了進攻。肖永銀也沒有讓杜義德失望,以摧枯拉朽之勢就攻克了宋埠。
然而,這仗是打贏了,但是“小保隊”被擊斃和俘虜的人數一共也才200多人。
肖永銀一看這個報告,心中不禁一沉。因為根據所獲悉的情報,宋埠的“小保隊”有2000多人,怎么可能只有200人?如果就這樣收兵了,他怎么向首長和戰士們交待?要是讓“小保隊”卷土重來,豈不是白打這一仗?
可是,由于“小保隊”都是當地人,他們脫下軍裝后,混在老百姓中,根本分辨不出來,抓捕難度非常大。
肖永銀在再三權衡利弊之后,心一橫,下令道:“除了老弱病殘外,只要是成年男性都抓起來!”
最后,經過整整一天的搜捕,肖永銀所部一共抓了1萬多人。
這下子,人倒是都抓來,但是如何甄別民與匪就成了下一個難題。
為此,肖永銀專門召集干部們舉行了會議。在會議中,有干部提議,可以對抓獲的嫌疑人們進行背景調查。因為那些“小保隊”的成員都是地痞流氓或者無業游民,家庭肯定不健全。也有一些干部提議,可以檢查身體,要是身上有刀傷、槍傷,那肯定是“小保隊”的人。除此之外,還有干部提議,可以發動群眾來指認。“小保隊”平時橫行鄉里,作威作福,群眾對他們肯定都恨之入骨。
在會議結束后,肖永銀立刻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通過會議中提出的辦法,對嫌疑人們進行了甄別。
經過幾天幾夜的辛苦工作,工作小組最終確定了2100多名“小保隊”成員,與情報中的人數基本符合。
隨后,肖永銀將這一戰果匯報給劉鄧二位首長,請示他們如何處置這些“小保隊”成員,而劉鄧的回復只有四個字:“全部處決!”
肖永銀雖然對這一命令感到很震驚,但是他也明白二位首長的用意。因為“小保隊”此前殘忍殺害我軍戰士,不為他們報仇,難以平息廣大指戰員們的怒火。除此之外,“小保隊”對我軍的群眾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令我軍久久不能站穩腳跟。這一命令能有效震懾其他“小保隊”,有助于我軍群眾工作的順利展開。
最終,肖永銀嚴格遵照命令,在又經過幾輪仔細甄別后,將確認身份的“小保隊”成員,全部執行了死刑!
宋埠殺匪的行動對活躍于大別山各地的“小保隊”產生了巨大的威懾作用,此后我軍工作人員下山進行采購或者群眾工作,幾乎沒有再遭遇過“小保隊”,我軍也漸漸在大別山站穩了腳跟。
然而,這一行動在當時被白崇禧抓住不放,他們在輿論上瘋狂借題發揮,對劉鄧大軍大肆抹黑,在國際上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筆者認為,劉鄧的這一決定是在特殊情況下所做出的無奈之舉,他們肯定是在充分權衡了各方面利弊之后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古語有云:“亂世用重典”,意思是說在社會秩序混亂的特殊時期,只有使用嚴厲的刑罰才能令社會恢復正常的秩序。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的時代。有時,個別人因為一步踏錯而誤入歧途,我們可以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畢竟如今我們擁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來對罪犯進行改造,社會環境也可以為他們創造了一個重新再來的機會。
但是,在戰爭年代里,這樣的事情是很難做到的。以“小保隊”為例,他們本來就以一伙地痞流氓,在思想上都是極其冥頑不靈的人,又沒有什么文化,改造起來非常困難,要耗費極大的精力。而一旦把他們放了,由于社會環境使然,他們很難改過自新,很有可能重操舊業,是我軍難以清除的隱患。
特別是在劉鄧大軍尚未在大別山站穩腳跟,軍隊難以開展群眾工作的嚴峻形勢下。如果不嚴懲那2000多名“小保隊”成員,這無疑會令其他“小保隊”更加肆無忌憚。一旦他們猖狂起來,甚至可能會影響整體的軍事戰略。
如果把劉鄧大軍比作一個人,那么“小保隊”就是夏夜中的蚊子,它東咬你一下,西咬你一下,看上去對身體沒什么影響,卻令你渾身難受,夜不能寐。即便它沒有咬你,在你耳邊“嗡嗡”直叫,也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這么一晚上折騰下來,第二天你肯定沒有精神,到時候工作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白崇禧就是看中了“小保隊”的這一特點,才不惜花重金扶持他們。
因此,當肖永銀將那2000多名“小保隊”成員全部處決時,白崇禧才會如此氣憤,不惜召集媒體,對我軍展開大肆抹黑。
然而,不管輿論如何攻擊,人民群眾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當地人民本來就對“小保隊”深惡痛絕,肖永銀此舉可以說是幫人民群眾深深出了一口惡氣,為劉鄧大軍在人民心目中奠定了地位,此后人民群眾對我軍的幫助變得更加積極了。
人民的行動與輿論的攻擊形成如此鮮明的對比,孰對孰錯,就已經有答案了。開動輿論機器改變不了反動派欺壓人民的現實,那些所謂的“國際觀瞻”不過都是些自欺欺人的把戲。
如今,歷史已經給出了正確的評價,劉鄧的命令雖然嚴厲,但確實是當時的最佳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