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見到魯光爺爺是去年冬天的事了。那天的陽光照在臉頰上,帶來一股微微的暖意。只見魯爺爺逆著光大步向我們走來,容光煥發,侃侃而談。和魯爺爺的相處是親切的,平日里他會和我分享近期的新作品,我有時也會給他寫信,魯爺爺是我的第一個信友。
不記得是多久前,媽媽跟我說:“你魯爺爺每天都寫日記呢。”在魯爺爺的激勵下,我也早已寫了厚厚的一本。我曾無數次在日記里寫下我的欣喜和不安,文字里承載了我太多鮮活的理想主義。翻開日記,我看到了吹著晚風在湖邊和朋友暢談理想的自己,還有三月的桃花和臘月的雪,很慶幸我用筆留住了一個又一個四季。向魯爺爺學習,我的青春記憶從此變得有跡可循。
聽聞魯爺爺新書的內容,我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一個場景:黑暗中有數支紅燭,金黃的火光隨風不斷搖曳著,靜謐而深遠。我見過魯爺爺的太多畫作,但這幅畫讓我記憶猶新。風會吹滅蠟燭,卻也能使火越燒越旺,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希望。或許每個人對此有不同的解讀,但它的確在我迷茫時重新點燃了內心的熱忱。讀完他的新書《八十老翁從頭活》,魯爺爺的頑強與無畏像鐵軌縫隙里生長的野草,歷經艱險卻還頑強地向著陽光延伸,令我無比感動。那“春風吹又生”的蓬勃生命力,給多少人帶去溫柔且堅韌的力量。我小時候將考試沒考好視為天大的打擊,如今也早已理解“生死之外無大事”。
讀到魯爺爺做有關治療方案的人生選擇時,我不停地問自己,當噩夢找上門來,究竟該怎樣承受如此之大的人生考驗。但看到魯爺爺以病為友,沉醉于自己的愛好,我也便釋然地會心一笑。是啊,不能為痛苦所困,活著的花有百般開法。享受過程,不用害怕結局,誰看書只看最后一頁呢?
“奔向二〇二四陽光道”,這是魯爺爺在前年跨年夜跟我說的話。我很少收到這樣別致的祝福,但想起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似乎也并不意外。“奔向”二字仿佛是在告訴我,堅定地往前跑吧,不用回頭,像魯爺爺在日記中寫的:“抓住今天,抓住快樂,過有質有量的生活。”
合上魯爺爺的“抗癌日記”,我不再懼怕未來,這也是為什么我能在不如意到來時依舊興致盎然,時刻擁有在逆境里撒野的勇氣。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金光燦燦的自己,每個人都向往充滿希望的明天,首先要做的,是感恩和珍惜當下。那些被黑暗籠罩的日夜,也終將向陽而生。
(該文刊登于《中國書畫報》2025年5月7日第18期(總第3119期)副刊(第13版)。楊紫,現就讀于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專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