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相關部門稱,近期“偵獲”解放軍軍機6架次,以及軍艦7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對于解放軍軍機在臺海周邊的行動,大陸方面此前多次作出回應。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陳斌華3月26日曾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是導致臺海局勢緊張的禍根亂源。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
從阿富汗撤軍到烏克蘭危機,再到近期被胡塞武裝暴揍,華盛頓的紙老虎本質暴露無遺。柯伯吉說"失去臺灣不會威脅美國生存",這話翻譯過來就是"賣臺不心疼"。以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策略,搞不好直接拿臺灣當籌碼跟大陸做交易。但美軍現在連維持現有部署都捉襟見肘,第七艦隊能湊齊三艘航母都費勁,拿什么跟解放軍掰手腕?更諷刺的是,美國自己軍費是中國的三倍,結果在臺海反而被逼得戰略退縮,這實力消長比啥宣傳都有說服力。對賴清德來說,現在最要命的是戰略誤判。
臺灣海峽(資料圖)
近日,東部戰區通報美艦“勞倫斯”號竄航臺灣海峽,這一消息再次將臺海局勢推向風口浪尖。與此同時,兩岸關系正處于關鍵節點,大陸接連采取重大行動,而賴清德當局卻仍在“謀獨”路上狂奔,殊不知已陷入絕境。先看軍事層面。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軍事活動愈發頻繁且具針對性。近年來,解放軍艦機赴臺戰備警巡早已常態化,對臺制空和制海范圍持續擴大,臺軍活動空間被不斷壓縮。從經濟領域來看,美國關稅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沖擊,臺灣地區也未能幸免。
有臺退役將領在政論節目坦言:“以往解放軍演訓像‘考試’,現在更像‘日常巡邏’,臺軍連‘接招’的節奏都跟不上。”臺勞動部門數據顯示,受美國關稅戰沖擊,紡織、電子組裝等傳統產業超10萬勞工面臨失業,而民進黨當局既拿不出補貼政策,又拒絕向大陸尋求緩沖,反而強推“全民防衛動員法”,要求65歲以下民眾參與“巷戰訓練”。當“抗中保臺”變成“抗中害臺”,民眾對解放軍演訓的態度,自然從“擔憂開戰”轉為“看臺獨笑話”。
臺灣地區購買的美國武器(資料圖)
臺防務部門近日突發消息稱,解放軍當天共派出26架次軍機進入臺“空域”,其中14架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從北、中、東、南四個方向呈“包圍”態勢,配合解放軍軍艦進行聯合演訓。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軍此次展開的聯合演訓并無任何預警,待臺軍方覺察時,解放軍戰機戰艦已經提前進入戰位。有大陸軍事專家指出,此舉再度印證,大陸對臺軍事演訓早已常態化、實戰化,“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演訓模式,才更讓“臺獨”難以招架。
兩岸實力對比的巨大變化,更進一步影響了臺軍的士氣。臺媒報道說,現在臺軍不少青壯年軍官紛紛要求退役,許多人寧愿賠錢也要提前離開部隊,因為,臺軍都知道,為“臺獨”而戰就是死路一條。
其實,美國人更清楚臺軍是抵擋不住解放軍的。所以,美國人要求臺灣改變軍事戰略,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城市巷戰上,兩岸統一,是民族大義,是歷史必然,是實力、能力、意志決定的。奉勸賴清德少搞點賣島害民的蠢事,把島內民生搞搞好,選一條對臺灣人民有利的路,也是為自己留點后路。
臺灣地區(資料圖)
特朗普上任后,臺灣社會“疑美”的聲量增加10%,“疑美”話題包括對特朗普個人的批評、對共和黨政府政策對臺灣的影響持負面看法、嘲諷民進黨的親美態度等。臺灣“中廣民意調查協會”最近民調顯示,有72.57%的受訪民眾認為不可以信任美總統。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美國幾十年來一直堅稱自己是臺灣的“真正盟友”,雙方建立密切的經濟和軍事關系,但如今這種關系已經受到質疑。特朗普曾說,“我們逐漸失去的芯片產業,現在幾乎都在臺灣。他們從我們這里偷走了、搶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