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北京中南海,是李達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他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其他的指戰員們一起,被中央軍委授予上將軍銜,他戎馬半生,終于受到了黨和人民的嘉獎。
從陜西崖下村普普通通的農村少年,成長為如今的我黨的一員悍將,李達一生都在追尋著能夠富國強民的道路。他出生于一個貧農家庭,自幼便衣食無著,全家苦熬糊口。
小小的李達5歲起,便去地主家做零活來補貼家用,他的父親雖然做了一輩子的農活,卻不想讓自己的兒子也一輩子辛苦,于是他不惜借債也供著李達去私塾去啟蒙讀書。
刻苦學習幾年,李達沒有辜負父親的希望,17歲便進入私立東道中學學習。眼見當時社會的腐敗導致的民不聊生,小小少年想從書本中找到一條救國安民的濟世之路。
中學畢業后,李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師范學院,在學校中他參加了很多愛國學生的社團,還參加了很多進步學生的運動。越是參加活動,他越是迷茫,還是找不到革命方向。
但有一點他已經確認,真正的革命是不可能和平演變的,于是21歲的他投筆從戎考入了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畢業后參加了革命集團軍,扎扎實實的從普通的士兵做起。
在戰場上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排長、連長,一直升任了旅部參謀等職,跟著部隊又并入了國民黨第26路軍。當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兩黨關系還十分融洽。
但到了1930年以后,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推動下,二黨的關系急轉直下,1931年,李達部接到命令赴江西,國民黨集結重兵展開對中央蘇區的“圍剿”。
對于國民黨反動派的種種倒行逆施,李達、趙博生、董振堂、季振等一干進步的國民黨軍官多次提出反對,卻無人理會。眼見曾經和諧的政治局面不保,內戰即將爆發,
李達等人毅然決定棄暗投明,發動了寧都起義,率部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李達成為第五軍團的一名連長,自此踏上了革命道路。數年的軍旅生涯讓他練就了一身本領。
他的作戰思維縝密,特別擅長做戰前偵察,每次作戰之前都會親赴敵方前沿進行周密的偵察,將對方的火力布置、兵力安排,武器分布,甚至后勤保障情況都調查清楚。
回到指揮部后,針對對方的實際情況,制定縝密的作戰計劃。因為他的作戰準備是全軍之冠,因此每有戰,他的勝利幾率極高,在軍中極有威望,是有名的常勝將軍。
而李達的第二大特長,便是記憶驚人,尤其是作戰的地形圖,可能是因為每次都會仔細的準備作戰計劃,李達對于自己曾經打過仗的區域地形記憶得十分準確。
因為打過得仗多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李達幾乎可以做到每赴一地,都會對當地的地域分布情況說得頭頭是道,甚至有些當地人都不知道的冷僻的距點,他都十分清楚。
我軍內部,說起“活地圖”,幾乎所有的司令員都對于李達的大名如雷貫耳,人家需要無數沙盤、地圖來進行的戰術演練,李達并不需要,所有的地圖都藏在他的腦袋里。
1949年2月解放前夕,李達已經成為第二野戰軍參謀長兼特種兵縱隊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地位僅次于劉鄧,成為了二野第三名人物,在我軍的位置可稱得上舉足輕重。
新中國成立后,李達又擔任了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同時兼任云南軍區司令,他率部繼續殲滅國民黨反動派在我國境內的殘余勢力后,雪域圣境西藏也隨之解放。
剛剛從西南戰區率部歸隊,新的革命任務又在眼前,1951年,我國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李達又帶著新的任務和使命率部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為新中國的榮譽而戰。
從1931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起,李達便一直跟著黨的腳步,為了革命勝利,也為了新中國的富國強民的夢想而浴血奮戰,戎馬多年,功勛赫赫,被授銜為上將實至名歸。
新中國成立后,李達又承擔了新的工作任務,除了國防部副部長之外,還負責培養新中國自己的軍事人才。可他沒想到,就因為這個工作,卻讓他付出數年的慘重代價。
當時的新中國一窮二白,在教育方面根本沒有符合如今戰爭形勢的最新版教材。當時的我國與蘇聯關系很好,所以蘇聯提供了一批蘇版軍事院校的教材給中國使用。
客觀的說,蘇版的教材并不全部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而李達也發現這一點,他將毛主席的著作與蘇聯版的軍事教材有機結合起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取得不錯的效果。
在李達與各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軍事教育工作取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央軍委的領導同志們對于他因材施教,中外結合的教育方針予以高度的肯定。
可是,他所做出的工作成績,幾年后竟然成為了他里通外國,與蘇聯保持不正當關系的鐵證。當時中蘇關系破裂,所有蘇聯的技術、機器、教材等紛紛被打砸丟棄。
李達并沒有被政治風向嚇倒,堅決反對放棄軍事教材,他認為,蘇聯雖然有不堪,但有些軍事教材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我們不能因為兩國關系而放棄于己有利的內容。
而他的耿直,遭到了最殘酷的報復,他被莫名地關進監獄。堂堂一國中將,竟然蒙冤突然消失多年,我黨一些正直的領導同志們已經發現了他的異常,一直堅持不懈的對李達進行營救。四年后,李達的冤屈終于得以昭雪。
出獄后,黨中央沒有忘記他的勞功,恢復了他的職務與待遇,但李達已經年近七旬,多年的征戰和獄中的折磨讓他的身體情況已經每況愈下,縱有雄心也無可奈何。
李達的晚年,一直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為黨做一些工作,包括軍事顧問、體育事業的發展等,他的一生都在為了國家的強大和民族的興旺而孜孜不倦的努力著。
參考文獻:
出處: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間:2013年06月27日09:30,標題:《李達找到他的“最終歸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