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膀胱炎患者常受尿頻、尿急等困擾,除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中藥如利尿消炎丸治療外,合理食療也可以輔助緩解癥狀。以下小編結合中醫(yī)食養(yǎng)理念,兼顧口感與功效,給大家推薦幾類簡單易用的食療方子。
一、利尿通淋類:緩解排尿不適
(一)玉米須茶
玉米須性平味甘,善利水通淋,對小便不利、尿道灼熱有改善作用。做法:取新鮮玉米須50克(或干品20克),洗凈后加水煮沸,小火煮15分鐘即可代茶飲用。可加少量冰糖調味,糖尿病患者則宜原味。
(二)蒲公英綠豆湯
蒲公英清熱解毒,綠豆利尿消腫,二者搭配適合濕熱型膀胱炎(尿黃、灼熱感明顯者)。做法:干蒲公英15克(或鮮品30克)與50克泡發(fā)的綠豆同煮,至綠豆開花后加冰糖調味,放涼飲用。
注意:蒲公英性涼,脾胃虛寒者可加3片生姜同煮,避免空腹飲用,每日1碗即可。
二、清熱利濕類:改善下焦?jié)駸?/strong>
(一)冬瓜薏米粥
冬瓜清熱利水,薏米健脾利濕,二者煮粥既能祛濕又護脾胃,適合長期調理。做法:薏米50克泡發(fā)后煮至半熟,加入200克冬瓜塊同煮至軟爛,加鹽或少許香油調味。體質偏寒者可加10克生姜絲,或搭配大米提升適口性。每日早餐食用,連服1周可見尿液渾濁度減輕。
(二)赤小豆茯苓燉鯽魚
赤小豆利濕消腫,茯苓健脾安神,鯽魚補虛,三者結合兼顧清熱與補虛,適合體虛夾濕的患者。做法:鯽魚1條處理干凈,與泡發(fā)的赤小豆 50 克、茯苓 30 克同入燉盅,加姜片隔水燉2小時,加鹽調味。
提醒:鯽魚刺多,建議剔除主骨后食用,每周2次為宜,腎功能不佳者需控制食用量。
三、滋陰潤燥類:調理陰虛
(一)山藥蓮子羹
針對病后口干、手足心熱等陰虛癥狀,山藥健脾滋陰,蓮子養(yǎng)心安神,制成羹狀更易吸收。做法:山藥100克去皮切塊,與去心蓮子30克同煮至軟爛,加冰糖后攪打成細膩糊狀。
注意:山藥去皮時戴手套防過敏,蓮子心需去凈以免苦澀,早晚各服用1小碗,連服3天可見潤燥效果。
(二)銀耳百合粥
銀耳滋陰潤燥,百合清心安神,適合秋燥季節(jié)或陰虛火旺者調理。做法:銀耳10克泡發(fā)后撕小朵,與百合30克、大米50克同煮至黏稠,加冰糖調味。每周3次,可改善陰虛所致的夜間尿頻。
食療調理注意事項
循序漸進:食療效果需堅持,建議以1-2周為一個觀察周期,配合每日飲水兩升以上,避免久坐。
體質適配:虛寒體質者減少冬瓜、蒲公英等寒涼食材,可搭配生姜、紅棗調和;濕熱明顯者忌辛辣、油膩食物。
防止過敏:過敏體質者首次食用新食材需少量嘗試,若出現皮疹、腹瀉等不適立即停用;與藥物同服時,間隔1-2小時為宜。
合理使用食療方子,結合生活習慣調整,可輔助減輕慢性膀胱炎癥狀。若癥狀持續(xù)或加重,仍需及時就醫(yī),食療僅作輔助調理手段,不可替代規(guī)范治療。堅持科學飲食與醫(yī)療干預結合,才能讓你更快康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