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研討交流發言怎么寫?運用數字和巧用修辭是比較實用方法。
本文在構思立意時,巧妙運用“一二三”的數字結構;具體撰寫時,圍繞問題整改梳理出“做好一個發動,抓實兩個環節,采取三種方式”,做到結構清晰,內容聚焦。
具體撰寫過程中,巧妙運用引用、排比、比喻等修辭,含蓄表達,彰顯文采。經典句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擦拭“思想塵”,自省“過往事”,念好“緊箍咒”,找到“進步圖”;發現問題是能力,解決問題是本事,預防問題是智慧,等等。
(閱讀提示:為使大家更能深刻理解講話稿的內在邏輯,學會寫作技巧,在每節前附上構思立意,供大家借鑒。)
1.做好“一個發動”,凝聚整改共識
(構思立意:文字如何體現思想,關鍵要有深度。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分量不同,其實最大的區別就是立意。本節直接引用王陽明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深刻揭示了認知與行動的辯證關系。推動問題查改,必須堅持思想先行、統一認知才能事半功倍。)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唯有將思想發動貫穿始終,方能凝聚“全員參與、全域覆蓋”的解題合力,真正實現從“一盤散沙”向“全面整改”轉變,讓零散的“個性問題”轉化為系統的“成效答卷”。
要層層動員,區分不同單位類型,結合單位實際,分領域、分層次召開工作啟動會,分階段、分步驟組織線上推進會,樹立查擺問題導向,統一大家思想共識,破除各級“看客心態”,樹牢在有容乃大“主責意識”,提高工作站位。要深入發動,選擇不同類型單位、不同崗位人員,登臺表態、啟發自覺;人人承諾、主動對照,形成“發現問題是覺悟、看到問題是能力、找到問題是本事、解決問題是工作”的生動局面。通過思想發動,凝聚上下合力,真正把“千條心”擰成“一股繩”,讓“獨奏曲”匯成“交響樂”。
2.抓實“兩個環節”,深查不足短板
(構思立意:文字最大的功能不是好看而有效。如何進行查改,其實是一個方法論問題。查擺有很多環節,比如查擺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徑、目標要求等等。本節為了確保文章整體結構的完整,重點圍繞查擺的兩個方面展開,即“標準是什么”,“重點有哪些”。大家在借鑒時要注意把握。)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要正視存在問題,堅持深查細查,破除“局外人”的看客心理,強化“主人翁”的果敢擔當;推動深查細查顯筋骨、動真格、見成效。
一是細化檢查標準。按照教育要求提出的28個方面內容,結合單位明確的多少項指標,按照各級實際情況,細化量化涵蓋履職效能、管理工作、服務群眾、遵規守矩、辦公辦事等多少類多少項核查指標,細化“共性+個性”查擺細則,讓查擺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突出查擺重點。單位緊緊圍繞年度工作落實、大項工作開展、創新項目推進等工作,重點查擺重要崗位、關鍵環節、關聯事項中的不足短板,尤其是對“打擦邊球”的行為,“壓縮程序”的項目,減少流程的工作進行重點查擺。個人要重點從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進行自我對照檢查,看不足、找弱項,查短板,通過擦拭“思想塵”,自省“過往事”,念好“緊箍咒”,找到“前進圖”。
3.采取“三種方式”,確保整改落地
(構思立意:本節采取縱向思維展開,圍繞開展問題整改的前中后三個環節進行闡述,即定標準、分責任、抓末端。三個環節內在一體,既是工作程序的緊密銜接,又是抓好整改的重要內容。)
發現問題是能力,解決問題是本事,預防問題是智慧。整改要有系統思想、聯動思維、長效機制推動問題清倉見底、標本兼治。
一是定“實”整改舉措。制定舉措既要有“頂天”的格局,又要有“立地”的章法,更要有“量體裁衣”的準星。要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既開列“問題清單”又繪制“路徑圖譜”,既要“向前看”校準坐標,又要“回頭看”補短堵漏。注重舉措的穿透性與延續性,杜絕“雨過地皮濕”,做到“一錘接著一錘敲”,讓每項措施都成為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二是壓“實”整改責任。責任不清,落實不力;責任壓得越實,問題改得越好。
三是抓“實”末端一線。要加強整改落實的“全過程、全周期、全領域”管理,采取前段抓部署、中段抓督導、末端抓問效的辦法,全面抓好整改工作。確保整改的“最后一公里”成為“最暢一公里”,推動問題整改從“數據”變成“實事”、從“承諾”變成“口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