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接力青團季,粽葉飄香大街小巷。作為端午節必吃的傳統美食,每年老字號的粽子不只口味推陳出新,文化創意也在更新迭代。
上海工匠“四手連彈” 包出山林煙火氣
以海派菜系、手工酥點聞名的綠波廊今年端午也上新了。既有創新口味:上湯梔子雞樅菌火腿粽、阿膠芝麻軟心粽,又有經典口味大肉粽。這是兩位上海工匠——陸亞明和鄒波的首次“四手連彈”。
他們二人,一位是蘇幫點心的大師,一位是海派菜系的傳承者。兩位工匠的工齡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六十年,二人在味覺上的志同道合促成了今年端午的這場“粽頭戲”。
“這次的粽子特地選用了一些很優質的地方特色食材,展現了我國地大物博的特性。”上海工匠、綠波廊總經理陸亞明說。剖開熱氣騰騰的上湯梔子雞樅菌火腿粽,里面包裹著雞樅菌、火腿和咸蛋黃,有爽脆,有韌勁,有咸鮮,有綿密……三種食材呈現出四種味道,再搭配與上湯一起熬至入味的糯米基底,讓這只小小的粽子擁有了大大的鮮味,更擁有了濃郁的山林煙火氣。
松鶴樓牽手蘇州狀元博物館 買粽子送金子
有二百六十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松鶴樓近年來也在創新上頻頻發力。每年推出的各種節慶產品,以濃郁的地方特色疊加強烈的傳統文化引發一輪又一輪的購買熱潮。
今年端午,松鶴樓的端午禮盒延續了文化加持的特色,與蘇州狀元博物館首次牽手合作。以館藏文物《文曲星下凡》《乾隆南巡圖》及蘇州園林花窗等作為設計元素,很有“江南范兒”。
秘制醬肉粽、蛋黃鮮肉粽、陳皮豆沙粽、金絲蜜棗粽、綠豆定勝糕等,總計四款咸甜口味的粽子與中式點心等構成了端午的傳統風味。最令人驚喜的是,禮盒內還附贈了一張祈福金卡。
這張福卡來頭也是不小:卡正面的“福”字,源自狀元潘世恩六旬生辰時,清道光皇帝御賜的福字,背面是來自于狀元博物館的“文曲星下凡”圖。科舉創立1300余年歷史,蘇州共出了文武狀元50余名,居全國各府之首。所以松鶴樓這次推出聯名祈福金卡,也是祝福天下學子前程似錦,金榜高“粽”。
端午佳節,粽香傳情。上海老字號們以匠心與創新為筆,繪就了一幅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精彩畫卷。上海工匠的“四手聯彈”讓山林煙火氣在粽香中彌漫,松鶴樓與蘇州狀元博物館的跨界攜手,更賦予了粽子深厚的文化寓意與美好祈愿。這一系列新創意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味蕾,更讓傳統文化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這個傳統節日增添了別樣的魅力與溫情。
記者 / 邵林峰 范煜昊
編輯 / 宗哲麟
圖片 / 瞿煌俊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