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達連隘口,距離巴拿馬運河僅200公里的區域,與商船反復,貿易繁榮的巴拿馬運河不同的是,達連隘口堪稱是自然與人為危險交織的“死亡走廊”,每年都有數萬人從這里冒險穿過,但生存幾率卻極低,那么,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地方?為何如此危險,仍有人愿意從這里穿過呢?
達連隘口位于巴拿馬與哥倫比亞接壤地帶,具體在巴拿馬的達連省與哥倫比亞喬科省之間,屬于靠近哥倫比亞邊境的熱帶叢林區,長度大約160公里,寬50公里,面積大約八千平方公里。達連隘口北鄰加勒比海,南瀕太平洋,是連接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唯一陸上通道,但這里自然環境卻十分復雜,該地區主要由熱帶雨林、沼澤和山地組成,靠近巴拿馬一側屬于山地熱帶雨林,海拔從60米的谷地直沖至1854米的高聳山峰,地形崎嶇起伏巨大,位于哥倫比亞一側則是阿特拉托河所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周圍濕地沼澤廣布,泥潭暗流遍地,沼澤泥潭深度甚至能夠達到2米以上,這種復雜的地理環境,在南北美洲銜接處形成了天然阻隔,導致這里即便與巴拿馬運河直線距離只有200公里左右,但卻要繞行數千公里。并且受氣候影響,這里雨季持續時間長達9個月,年降水量超3500毫米,暴雨時常引發洪水,在巨大海拔高差作用下,河流湍急,深度甚至超3米。
并且這種原始的自然雨林環境,成為了各種劇毒蛇類、兇猛鱷魚、美洲豹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更是滋生了大量攜帶各類病毒的蚊蟲,成為疾病傳播的 “天然溫床”,每年都有數千名穿越者因蚊蟲叮咬引發瘧疾、登革熱、寨卡病毒等,或是猛獸攻擊而失去生命。多變的環境和極端地形使得這里成為了人類徒步穿越的“噩夢”。
不只是自然環境帶來的生存挑戰,達連隘口由于位置偏遠,監管十分薄弱,導致這里成為了犯罪活動、走私交易的核心通道,2023年據聯合國調查報告顯示,穿越達連隘口遭遇武裝搶劫的概率高達18%。
達連隘口這種充斥著各種危險因素的情況,導致這一地區難以建立有效的交通體系,以至于泛美公路多次嘗試,也未能完成這部分路段的建設。泛美公路是貫穿整個美洲大陸的公路網系統,北起美國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向南直至阿根廷火地島,全長超48000公里,美洲大陸各國通過這一公路網聯系起來,可極大促進美洲各國之間的文化、貿易、經濟等方面的交流互動,同時,也能夠為軍事運輸和資源調配提供便捷通道。但因哥倫比亞和巴拿馬邊境處的達連隘口未能修通,這里也成為了泛美公路的唯一斷點。
然而即便危險系數極高,每年依舊有大量人口穿越達連隘口。據統計,2021年大約有13.3萬人穿越這里,2022年這一數字達到了24.8萬人,2023年更是增加到了31.5 萬,其中兒童占比甚至達到了五分之一。2024年通過人口為28.3萬人左右,這些人主要是來自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海地等國家,其中還包括中國的移民。那么,這些人為什么不顧危險也要穿越達連隘口呢?
因為達連隘口的另一邊便是很多人向往的美國。達連隘口南側的委內瑞拉、海地等國家非常落后貧窮,比如委內瑞拉雖然石油儲量豐富,但石油收入卻未能用于國家發展,加上國內局勢動蕩、受國際局勢影響嚴重,導致該國面臨著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資源短缺, 2018年通脹率曾一度飆升至1300000%,食品價格激增到驚人的500多萬%,當年委內瑞拉的最低工資約為32.5萬玻利瓦爾,但一袋面粉價格卻達到了300萬。這一數據比如今美國加征3500%的關稅還要令人震驚。雖然2024年有所好轉,全年累計通脹率達到了12年以來最低,但依舊是拉美地區平均水平的3倍多。而隘口另一側的美國則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很多人認為,只要穿過達連隘口便能尋得新的出路,因此,促使了更多人踏上這條“危險走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