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自己被遣返回國,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小姜不辭勞累,乘機飛越8800公里回國取現金,準備向“檢察院”繳納85萬元的“保證金”,以洗脫自己可能參與洗錢的犯罪嫌疑。
誰知準備取款轉賬時,卻被富順警方在取款窗口成功找到了他!
原來在今年4月初,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小姜意外接到一個顯示為"墨爾本通信部"的電話。通話中,對方嚴肅告知其名下的電話卡涉嫌違規,發送了大量騷擾短信,如不處理將面臨遣返回國的處罰。
接到電話,小姜頓時慌了神,根本沒有的事,還讓自己犯了法?對方解釋說有可能是身份信息被他人盜用,建議報警處理,并好心地幫小姜把電話轉接至"上海警方"。
殊不知,小姜正一步步地掉進了詐騙犯罪分子的陷阱之中。
電話接通后,這個假冒“上海警方”的"趙警官",宣稱小姜有卷入跨國洗錢大案的重大嫌疑,需接受線上調查,為了方便保密溝通,"趙警官"要求小姜按照指示安裝了一款聊天APP,并互加好友。
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與事情的真實性,"趙警官"發來了相關執行文件圖片。
看到如此正規文件,小姜早已嚇得丟了魂,人都懵了,不知如何是好。
“趙警官"見小姜陷入極度恐慌,話術突轉為"溫情攻勢":"我們相信你是清白的,但需要配合秘密調查。"
而且在調查期間,小姜除了對調查保密之外,還在保持隨時在線,及時上報個人的學習與生活等動態信息。
經過近14天的在線調查,"趙警官"說看在這段時間小姜表現良好,特為其申請了“優先調查”資格,并將小姜拉入到一個"梁檢察官"的聊天群中。
來到群里,管理人員明確表示,小姜若想擺脫嫌疑,必須以現金的形式繳納85萬元的”保證金“,審查結束后再返還犯罪嫌疑人。
為了早日擺脫這種牢籠式的調查,洗清自己的嫌疑,小姜編了個理由,向父親要了85萬元。
按照要求,要及時繳納“保證金”,小姜還得不遠萬里,從澳洲飛回四川進行取款交易。
4月18日,當小姜在富順銀行柜臺辦理大額取現時,反詐中心預警系統觸發警報。民警現場發現其賬戶交易存在"分散轉入、集中轉出"的典型涉詐特征。于是現場找到了小姜問咨情況。
起初小姜出于“保密協議”要求,還堅稱取錢只是用于購房。但民警通過比對近期同類案件,當場拆穿"線上拘捕令""保密調查"等詐騙話術,才讓小姜清醒過來。
感謝警察幫自己保住85萬元資金損失,并表示后期一定提高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