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娛之有理
本文敘述皆有官方信源,為了讀者有更好體驗放在了文章后綴!
她用瘦弱的肩膀,托起了一整所學校。
11萬公里的訪學之路,她毫不含糊。
只為了讓女孩兒們遠離大山,擺脫迷迷糊糊地一生。
可烏鴉尚會反哺,羊羔也會跪乳。
總有一些“不聽話”的學生回歸大山,甚至放棄了來之不易的編制。
這所學校究竟充滿了怎樣的魔力?如今的她們過得還好嗎?
?——【·“叛逆”女孩·】——?
“你是不是瘋了?!”周云麗的父親大聲喊道。
就在剛剛,周云麗親手把寧蒗縣一中的教師編制錄取通知書給撕了。
“爸,我沒胡鬧,我想回女高教書。”周云麗說話很輕,但很堅定。
周父愣了一下,看著周云麗堅定的眼神沒再說什么。
2008年,周云麗第一次知道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一所不用交學費就能上的高中。
同年的9月1日,她又見到了張桂梅老師,這所學校的校長。
張桂梅看到她,轉身從旁邊的箱子里拿出了床被子,告訴她:“從今天起,這里就是你的家。”
在這里她需要每天5:30就起床,5分鐘內完成洗漱,1分鐘跑到樓下集合,10分鐘吃飯。
這是不是聽起來太嚴格了?但對于這里的學生來說,沒學上才是最可怕的。
在大山里,很多女孩的軌跡從一出生就被定好了:要學洗衣做飯,臟活累活也都得會干,然后再找個婆家繼續去干這些活。
而周云麗作為第一屆學生,也正是因為這樣高強度的學習模式,才讓她在參加2011年高考時,成績超出了一本線46分。
這個成績對于來自貧困山區的孩子來說,已經極其不容易了。
在填選志愿時,周云麗選擇了云南師大。
臨開學前張桂梅對她說:“走出去,就別回來了”,周云麗點了點頭。
在大學里她依舊保持女高的良好習慣,早上她是第一個到教室早讀的,晚上她是最后一個關燈睡覺的。
因為她深知自己的學習機會是多么來之不易,在大學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2015年7月,周云麗成功畢業同時拿到了寧蒗縣一中數學教師一職。
可就在她要踏入學校的那一刻,突然收到了女高緊急招聘教師的消息。
還沒等她腦子細想時,身體就已經坐上了回家的車。
在路上她又想起了第一次見張桂梅老師的樣子。
?——【·命運的轉折·】——?
周云麗的童年,是不幸的。
在她一歲時母親就得了癌癥去世了,患有小兒麻痹癥的父親只能一瘸一拐地在工地搬磚。
他們的生活更是吃了這頓沒下頓,可偏偏就是這樣,老天還是沒放過她。
在周云麗6歲那年,突然發了一場高燒,家里買不起藥,父親只能多拿出一床被子蓋在她身上。
可這樣根本就不管用,連著燒了一周后父親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忙拿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帶著周云麗前往縣城治療。
等到了醫院,醫生卻說“孩子送來的太晚了,右眼都已經得急性角膜炎了,恐怕會失明”。
就這樣父親又把周云麗抱回了家中,日子一天天的熬,周云麗的右眼也逐漸看不到了光。
直到2008年7月,家里的開銷實在支撐不住了,周云麗提出:“不念書了吧,我去打工,現在他們都出去打工了,賺了不少錢。”
周父把頭低了低,開口說到:“不行,不念書以后沒出息。”可他現在連書費都湊不出來。
而就在這時,張桂梅正在一家一戶的家訪,那時的她剛剛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上創建了一所女高。
張桂梅就這樣敲響了周云麗的家門,告訴他們自己正在招學生,不用交學費,吃飯、住宿都管。
這句話終于給這個暗無天日的家帶來了一絲光亮。
隨后張桂梅又向他們說了自己創辦這所學校的初衷,周云麗聽后第一次覺得教師不僅是一份職業而是一份希望。
就這樣周云麗成為了女高的第一批學生。
張桂梅在學校里充當的不僅是校長、老師,更是全校學生的媽媽。
到了休息時間她會去看學生們有沒有好好補充精力,有的學生衣服穿破了她也會拿來自己縫到凌晨一點。
雖然教學管理嚴格,但她從不虧待孩子們的物質需求。
每個來上學的學生都會有3套校服和一床被子。
食堂的飯菜也從不將就,頓頓都會保證有葷有素,營養搭配。
而且除了基礎的知識教學,女高每周都少不了一次紅色教育。
張桂梅堅信,有信仰的力量才能讓學生們更加有斗志。這些周云麗都看在了眼里。
回想起周云麗最初的夢想還是“走出大山、賺大錢”,但在張桂梅的教育下,她才意識到真正的價值在于能幫助他人。
列車到達,周云麗又再次站到了她夢開始的地方。
面對張桂梅的疑問,她說:“沒有女高,就沒有現在的我。我想回女高,更想成為第二個您。”
如今的周云麗不僅接過了張桂梅的教鞭,更傳承了她的精神,照亮了更多山區女孩的未來。
這所學校也在這樣老師的帶領下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三尺講臺 三千桃李
百度百科——周云麗
云南省教育廳——你堅毅的臉龐,是學生心中的太陽——訪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