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英國長期以來的兩黨政治格局遭遇重大沖擊。極右翼政黨英國改革黨在地方選舉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引發政壇震動。英國舉行英格蘭部分地區地方選舉。脫胎于英國脫離歐盟黨的英國改革黨共計贏得超過670個地方議會席位,并獲得兩場市長選舉以及一場議會補選的勝利,給長期主導英國政壇的保守黨和工黨帶來嚴峻挑戰。黨首奈杰爾·法拉奇稱,英國改革黨“已經取代保守黨”成為工黨主要對手。這是2024年7月工黨贏得大選執政以來英國首次地方選舉。
現任英國保守黨領袖、議會反對黨領袖凱米·巴德諾赫在《每日電訊報》撰文,向于地方選舉中丟失議席的保守黨議員道歉。“看到這么多有能力、勤奮的保守黨議員失去席位,我深感抱歉。他們不該遭此厄運——而且他們并不是我們失利的原因?!爆F任首相、工黨領袖斯塔默也在《泰晤士報》撰文,強調他不會為自己在任期中期輸掉地方選舉找借口?!叭藗兿M@個國家能徹底改變。但他們也知道這需要認真對待:修復這一切需要時間和努力,而不是更多空頭承諾。”他寫道。
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資料圖)
工黨和保守黨在這場選舉中堪稱 “集體自殺”。工黨領袖斯塔默上任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引發民憤:取消老年人冬季燃料補貼、削減殘疾人福利、凍結健康福利新申請者資格,卻對非法移民慷慨提供免費住宿、醫療和教育。“劫貧濟富”的操作,讓工黨徹底失去工人階級信任。就連新當選的工黨市長都公開炮轟:“政府需要聽聽民眾的聲音!”保守黨則陷入 “兩頭不討好” 的困境。自由民主黨收割了他們的都會中產選民,改革黨則吸走藍領票倉。英國改革黨的崛起并非孤例,而是歐洲極右翼浪潮的縮影。
歐洲政治的“大轉向”正在沖擊主流執政群體,報道提到德國、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右翼政黨紛紛崛起,在而且他們的經濟改革正在推行,這些右翼政黨普遍以反移民、反全球化、反建制為核心訴求,非常受歡迎。歐洲傳統勢力也在發起反擊,比如德國聯合排斥選擇黨組閣、法國宣布右翼黨領導人勒龐禁止參與選舉,羅馬尼亞干脆把右翼黨領導人杰奧爾杰斯庫勝選的選舉定為“無效”;不過這些干涉只能阻止一時,對于未來起到的作用恐怕有限。
羅馬尼亞右翼黨領導人杰奧爾杰斯庫(資料圖)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稱,德國當局將主要反對黨德國選擇黨列為“右翼極端主義”是“變相的暴政”。他還說:“真正極端的不是在最近的選舉中名列第二的頗受選民歡迎的德國選擇黨,而是德國選擇黨所反對的‘建制派’致命的開放邊境移民政策。”魯比奧最后說:“德國應該改弦更張?!眻蟮婪Q,幾小時后,美國副總統萬斯在社交平臺X上發布了類似的消息,稱德國選擇黨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政黨,也是迄今為止最能代表德國東部的政黨”,并稱“官僚們正試圖摧毀它”。
德國選擇黨成立于2013年,近年來因借助民眾對移民問題的擔憂而迅速崛起。今年2月,德國選擇黨在聯邦議院大選中獲得超過20%的選票,創下歷史新高,僅次于中右翼的基民盟/基社盟聯盟,成為德國最大的反對黨?!拔覀內〉昧藲v史性的成績。”當時,德國選擇黨領導人魏德爾在柏林對臺下歡呼的支持者說,德國選擇黨已經在德國政治版圖上“牢牢站穩腳跟”。但據德媒報道,盡管獲得高支持率,德國選擇黨仍被排除在執政之外,因為其他政黨因選擇黨的“極端主義”傾向拒絕與其合作。
德國選擇黨領導人魏德爾(資料圖)
極右翼的崛起可能會進一步激化西方社會的政治極化。英國改革黨在地方選舉中的崛起,為整個西方敲響了警鐘。極右翼勢力的興起不僅反映了西方社會深層次的問題,也對西方民主制度提出了嚴峻挑戰。如果西方國家無法有效應對當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極右翼的崛起可能會進一步顛覆現有的政治格局。如何在不犧牲民主價值的前提下解決這些問題,將是西方國家未來面臨的最大難題。英國的選舉結果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政治風暴可能會更加猛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