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有想到,印方的舉動可以說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
莫迪竟敢對巴方“都城”附近的基地動手?
這樣的做法顯然是要升級對抗,可這對新德里并沒有什么好處,況且7日的戰斗已經足夠證明印巴兩軍的實力,印軍并無優勢。那莫迪為什么還要這么做,他究竟有什么目的?
此外,巴方是如何進行反擊的,其戰機立了什么功,本次事件又是否意味著印巴雙方已無退路,接下來就是一場長時間的“大”戰呢?
我們逐一來看看。
當地時間5月10日凌晨2時左右,印軍不顧后果再次發動襲擊,而且這次的目標很特殊,是巴方“都城”附近的基地。
可想而知,巴方會是何等的憤怒,他們定然會對此做出回應,一場報復行動在所難免。
隨后,巴方證實了印軍的襲擊行動,但他們同時也表示,對方的行動沒有得逞,而是被防空系統攔截了,該基地仍安然無恙。
到這里就結束了嗎?
當然沒有。
巴方立即采取了報復行動,代號為“堅墻”。
目前來看,該行動主要有3點內容。
其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然印軍用導彈襲擊,那么巴軍自然也不會示弱,他們同樣動用了3枚“法塔赫2”導彈對包括機場在內的印方目標發動襲擊。
印方對此尚未回應,但巴方已稱“行動成功”。
其二,發起“網絡行動”,致使印方約70%的電網停止運行。這可是一個狠招。要知道,不僅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電,許多產業也需要電才能維持運轉,如果印方不能及時修復的話,損失可就太大了。
而巴方之所以采取這一行動,看起來是要與莫迪此前切斷河流的行為針鋒相對。印方切斷了他們的水源,那他們也得讓對方感受一下斷電的滋味兒。
其三,戰機進入印方上空。這一招更是能夠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不知道莫迪此時此刻是什么樣的信任?一方面,既然出動了戰機,那當然不是去玩的,而是執行襲擊對方基地的任務,讓印軍的戰機“飛不起來、沒地兒回”;另一方面,在7日的較量中,印軍戰機非但沒能進入巴方上空,還被擊落了5架,而本次巴軍戰機卻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印方上空并完成任務,這也是想給印軍留下心理陰影,讓他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實力。
此外,據“環球網”報道,巴軍飛機還對新德里附近的目標發動了襲擊。
注意,是新德里附近!
警告的意味只有那么濃厚了。
當然了,巴方還沒有透露執行本次任務的機型,那么大家認為是哪一款?
不僅如此,巴媒還報道稱,巴軍戰機再擊落一架印軍戰機,且其駕駛員被俘。
這一幕可真是熟悉啊!
只是不知道這位戰機駕駛員能否成為結束“印巴”對抗的重要人物,就像2019年那樣?
反正巴方戰機繼7日一戰之后,又傳來了捷報,為巴方立了功,這也使得印軍在空中的優勢全無,或許能讓莫迪清醒一下。
但應該承認的是,莫迪恐怕不會那么容易服軟。
印巴事件發生后,已經有多國從中斡旋,想要“勸和”。可莫迪沒有聽,他還是執迷不悟,發動了本次襲擊。
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其一,他在利用本次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維持和強化內部的穩定,這是很常見的手段。在莫迪看來,當有外部威脅的時候,內部才能團結一致。所以多年以來,他都在刻意地利用“巴方威脅”來維持其內部的團結,這一次也不例外。
其二,他也是騎虎難下,這是前者的引申內容。他多年來都宣揚“巴方威脅”,宣揚印方可以為所欲為、戰無不勝。那么當真正的摩擦到來的時候,如果他選擇退縮,民眾會如何看待他?屆時,他的支持度就會下降,還可能會威信掃地,難以繼續駕馭這艘船。
正是這2點原因,才會出現“誰勸都沒用”的結果。
話到結尾,雙方都在等待一個時機,特別是莫迪還在等待一個可以宣告“勝利”的機會。
而一旦莫迪宣布取得勝利,那就意味著他要借坡下驢了。
也就是說,雙方各自宣布“獲勝”的時候,就是結束對抗的日期。
盡管目前二者已經大打出手,但筆者還是更相信他們會“講和”,一場“大”戰不會到來,也不要到來,我相信這也是讀者朋友們的心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