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尋常好故事,最是動人心。閔行區融媒體中心聯合馬橋鎮推出“我的故事”系列報道。在這里,參與閔行建設發展的新老馬橋人將以第一視角,娓娓講述他們的故事。
他們中有城市建設者、科技創業者、教育工作者,也有平安救火英雄、公益民星、文化傳播使者……他們很平凡,卻又不平凡。他們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默默奉獻著,用熱情繪制城市溫暖畫卷,用耕耘創造著城市發展的新高度。
本次故事的講述人是樂曉茜,她是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級中學DI創新思維社老師。
六年前,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級中學(簡稱“華理科中”)播下了一顆創意的種子——華理科中DI創新思維社。如今,這顆種子已經生根發芽,成長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創新大樹。DI,取自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意即“目的地想象”,而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青少年們無限廣闊的創意世界。
創意夢想起航的地方
2018年,一個特別的社團在華理科中應運而生,它就是DI創新思維社。從成立之初,就承載著培養青少年創新素養的使命。
DI創新思維社核心成員雖說只有20人左右,但每一位都是懷揣夢想、充滿熱情的少年。在DI創新思維社的大家庭里,孩子們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探索者、勇敢的創新者。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或者針對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設計、動手制作,將一個個靈感的火花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作品。這種“從實踐中學習”的方式,讓他們親身體驗到了科技創新的魅力和樂趣,也鍛煉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作為指導老師,我深知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指導社團的過程中,我始終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努力挖掘他們的潛能;鼓勵他們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勇于提出新穎的觀點和方法;鼓勵他們在團隊協作的磨煉中,學會傾聽、理解、扶持與協作,共同迎接挑戰,攻堅克難——這不僅能提升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也讓他們更深刻地認識自我,更加自信堅定。
榮譽背后的汗水與堅持
讓我倍感自豪的是,自社團成立以來,孩子們就在上海市乃至全國的創新思維競賽中頻頻獲獎。這些榮譽的取得,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的奮斗與堅守,是他們不斷探索、勇于挑戰的結果。
2019年12月,在上海市創新思維競賽活動高中組的激烈角逐中,孩子們憑借卓越的創意和實踐能力脫穎而出,斬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同年,他們還在全國DI創新思維活動中榮獲三等獎,為華理科中增光添彩。
此后幾年,他們更是屢創佳績。2021年,孩子們再次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DI上海青少年創新思維競賽高中組的二等獎,并榮獲了文藝復興獎。2023年12月,孩子們在DI上海青少年創新思維競賽高中SL組中,再次奪得一等獎。
記得當初比賽時,高一7位同學參加的項目是D組即興類挑戰,主要考驗調研、自發性和故事講述的能力,同學們需要經過團隊挑戰和即時挑戰二輪比賽。團隊挑戰由參賽隊抽簽拿到要素后,2分鐘內迅速地創作短劇和制作戲服,表演一半后繼續抽簽,抽取另一要素。經過前期學生社團集訓、頭腦風暴,我們的7位華理科中學子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賽后,一位參賽學生激動地說:“在即興表演中,我們靈活地修改了之前劇本的臺詞,并使表演更加自然飽滿,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獲得了一等獎,這是我進入高中的第一個獎,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到了2024年3月,DI創新思維社的孩子們在全國DI創新思維活動中又獲得了二等獎,這標志著他們在創新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每一次獲獎都是孩子們辛勤付出的見證和獎勵。他們在賽前熬夜討論、反復修改完善作品;在賽場上他們沉著應戰、毫不畏懼挑戰;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一次次突破自我、超越極限。這些寶貴的經歷不僅提升了他們的能力水平,更塑造了他們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品格。
說實話,每一次帶領學生參加比賽,每一分每一秒都讓作為老師的我們動容。同學們只要有時間都會在科技室制作道具,討論問題解決方案。女孩子們在賽場內外都特別能吃苦,即使在使用熱膠槍時被燙傷,也只是悄悄地沖沖冷水后繼續制作道具。而男生們則個個有擔當,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在北京的冰天雪地里,他們也能開心地運輸道具,沒有一個喊冷喊累。
當然,同學們有時也會為了方案爭論不休,爭得“面紅耳赤”,比如有一次“音樂才子”就堅決不允許大家刪除作品里的一個“噠”音。就是在這種氛圍中,同學情在滋長,能力在提升。
孕育未來科創新星
對于華理科中DI創新思維社的未來,我滿懷憧憬與期待。在我心中,它不僅僅是一個學生社團,更是一個孕育未來科創新星的搖籃。所以,我們擬定了詳細、全面的發展計劃。
首先將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教育,這不僅僅意味著教授基礎的科技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們踏入科技的前沿領域。想象一下,當我們的孩子們開始關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可持續發展技術等尖端領域,他們的思維將如何被激發,他們的創新火花將如何迸發!其次,組織豐富多彩的專題講座、研討會和工作坊。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們可以有機會與業界頂尖的專家們面對面交流,激發他們對科技創新的熱情和興趣。
項目制學習作為DI科技社團的驕傲和核心教學模式,在未來的日子里將被賦予重任。我們將更加注重項目的創新性和實踐性,鼓勵學生們從社會問題的角度出發,從實際需求中尋找靈感,設計出真正有影響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科技項目。同時,加強項目管理能力的培養,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能按時、按質完成,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學會如何高效地管理時間和資源,為未來的科技創新事業做好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DI本身就是一個國際性的活動平臺。我們將帶領學生們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性的科技競賽和交流活動。在這樣的舞臺上,學生們將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交流思想、分享經驗。這不僅能夠拓寬他們的國際視野,還能提升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我還想對孩子們說:“親愛的孩子們,置身于馬橋這片孕育創新與活力的熱土上,在我們的DI科技社團這個大家庭里,你們每個人都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作為老師,我為你們身上所散發出的那股不屈的勇氣、熾熱的熱情,以及那份對夢想的堅持與執著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繼續前行吧,未來的科技創新之路屬于你們!”
供稿:馬騰平
編輯:趙若楠
初審:湯婧嫻
復審:石思嘉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