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臺國賓館園區內有一個5萬多平方米的湖水,圍繞著這個湖,逆時針修建了17棟二層樓高的別墅,這就是給那些外賓們下榻的國賓館了。
當年(1958年)之所以要修建國賓館,是為了迎接1959年的建國十周年大慶典。這十周年的慶典,咱們邀請了十多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國家,邀請的這些外賓們來到中國以后,就需要一個下榻的地方居住。于是乎,就在北京周邊選址修建國賓館。經過多地的實地考察之后,最后確定在古釣魚臺遺址的基礎上興建國賓館。因此,也就因地而得名“釣魚臺國賓館”。
我們先來看看,1959年這一年,受邀來華的12個國家,他們分別下榻的是哪棟別墅樓。
安排他們入住哪一棟別墅樓,大體上是根據這兩個要求來區分的:
1:地位;
2:親屬關系。
18號樓,是所有別墅樓里面比較特別的一棟,因為這棟樓的造型和設計,是按照明代皇家宮殿修建的。打眼一瞧,滿滿的全是一股皇家的氣派味道。因此,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能入住18號別墅樓的外賓,那地位肯定是眾多外賓里面的佼佼者了。
寫到這里,或許大家伙都猜出來了,誰是第一個入住18號樓的外賓。
不錯,那必須得是陣營里面的老大哥蘇聯。當時,蘇聯的掌舵人是赫魯曉夫,他也成為了18號別墅樓的首個入住者。如今,在18號樓大門外,我們能看到一棵郁郁蔥蔥的白皮松樹,這棵松樹是赫魯曉夫當年入住的時候,親手種下的。其他的外賓們,在正式入駐各自別墅樓的時候,也分別種植了不同的樹木。
下圖就是18號樓的外觀:
一眼望去,是不是很有皇家的氣派。如果放在古代的話,這就是皇帝休閑的一處行宮了。
在18號別墅樓的外面,是一個寬闊的草坪,有了這個草坪的點綴,更加彰顯得18號樓的氣勢恢宏。或許,會有讀者覺得疑惑,不是只修建了17棟別墅樓嗎,怎么這棟樓的編號是“18”呢?
在這里,我就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個原因。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園區內的別墅樓沒有“1”這個編號,是從“2”開始算的。這是為啥呢?答案還是很簡單,就是為了凸顯外交上的平等,大家伙都是一個陣營里面的兄弟,就不刻意的區分彼此了。
解釋完這個問題后,我在回頭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18號樓。
整棟樓里面有27個房間,其中一樓全都是普通的客房,有25間,這些普通客房的內景圖如下:
如果不是我告訴你,是不是都看不出來這居然是國賓館的客房。這布置和設計,和咱們平常看到的酒店客房,幾乎沒啥區別。
外賓的隨行工作人員們,就住在這一樓的普通客房里面。
二樓有兩間豪華套房,為了滿足外賓的需求,一間是中式設計,另外一間是西式設計。看外賓的心情,自行選擇睡哪一間套房。這些來華的總統、元首們,一般都喜歡住在那間中式的套房里,畢竟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味道嘛。
上圖就是二樓的中式豪華套房里面的床,這床是有檀木制作而成,整張床都雕刻有造型不一的龍。故而,這張床也被大家伙形象的稱之為“龍床”。
當然,為了照顧外賓們的習慣,用的是席夢思床墊。
其他的床上用品,比如枕頭、被子之類的材質,用的是柔軟的兔毛或者羊毛,睡上去十分的舒適。
這里有一個小故事,之前克林頓來華訪問的時候,帶著妻子和女兒。原本,夫妻倆是想住這中式的套房。哪曉得他的女兒一看到這中式套房的設計和布局,立馬就愛上了,非得要睡在這里。沒得辦法,克林頓夫妻倆就被趕去了那間西式套房了。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啥級別的外賓能入住這個18號樓了吧。
簡單的說來,一般只有大國的總統或者是元首,這樣的級別才會被安排住進這18號樓。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查詢的一些資料顯示,這18號樓曾有一段時間是對外開放入住的。當然,審核的條件也是有要求的,要有外國政府或者是總統的背書。如果滿足了這個條件,是可以被安排住在這18號樓的,當然,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收費了。
根據我查詢的資料顯示,是需要包樓才可以,而價格是五萬美元一天。
不過,現在好像是沒有這個待遇了,或許是從保密和安全的角度考慮的吧。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12號樓,這棟樓僅次于18號樓。
那么,誰是第一個入住12號樓的外賓呢?
這里停頓十秒鐘,你先猜一猜,看看有沒有猜對。
好了,公布答案了:
入住12號樓的,是金日成帶領的朝鮮代表團。
或許,有的讀者已經猜出來了,因為在五六十年代,除了蘇聯老大哥之外,和咱們關系第二好的就是金日成了,把他安排住在12號樓自然是理所應當的了。他在下榻之前,在12號樓外面種下了一棵代表友誼的常青松。
這常青松依舊在,只不過現在咱們和老金家的關系,也沒之前那么親密了。
下圖是12號樓的外景照:
這12號樓的前面也是有著一個視野開闊的大草坪。
和18號樓不一樣,這12號樓是白底藍頂的設計,在我看來,這造型和設計頗有一些江南建筑的風格。一眼看上去,有著一股淡淡的清新觀感,和周圍的景色天然的融為了一體。
上圖是12號樓里面四季廳的內景照,有小水池,假山,綠植,這四季廳也是一個小小的室內花園了。
和18號樓不一樣的是,這12號樓里面的普通套房只有17間,二樓也是有著兩個大套房。
下圖是12號樓一樓的內景圖。
這蜿蜒而上的樓梯設計,是很典型的西式設計,這種設計是民國時期傳入國內的。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那些小洋樓就喜歡這種蜿蜒而上的樓梯設計風格。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11號樓,大家伙在猜猜誰是首個住進11號樓的外賓呢?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和咱們第一好的是蘇聯老大哥,第二好的是老金家,那么,關系第三好的是誰呢?
當然就是那白眼狼越南了。
1959年,胡志明帶領的越南代表團就住在這11號樓。
下圖就是11號樓的外景照:
這11號樓的一樓有著26個普通套房,二樓也是一樣的,有兩間豪華套房。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面積不等的會客廳,以及一個比較大的宴會廳。
以上就是我重點要說的三個別墅樓了,從首個住進別墅樓的外賓,我們就能從側面看出來,啥樣級別的外賓會被安排住進不同的別墅樓里了。除了這三棟別墅樓之外,其他的別墅樓就是給其他的外賓入住的了。
當然,那些外賓們心里也是清楚這個規則的。倘若美國和老撾同時來華訪問,咱們把老撾安排住進18號樓,然后把老美安排住在7號樓,或者是別的國賓館,那老美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