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7億參保農民迎來養老金大調整!人社部最新數據一公布,大伙都關注。
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123元漲到143元,實打實的錢。
這次調整有倆新特點,中央擔子重,地方也得跟上。首次要求地方政府"應調盡調",北京上海這些地方,補貼狠著呢。
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中央補20元,縣級再補40元,到手348元。經濟發達地區更給力,蘇州705元,常州515元,昆山快到700元。
上海最惹眼,1490元的標準,中央只占零頭,地方補貼超千元。以前城鄉養老金差距大,城鎮職工月均3000元以上,農村才214元。
現在蘇州上海這些地兒,差距縮到2倍以內,進步不小。江蘇農民養老金增幅18.5%,比城鎮職工還高,這是好信號。
社科院算過賬,要是全國農民基礎養老金到400元,年增消費4200億。甘肅試點就有效果,儲蓄率降了,買家電的多了,政策管用。
不過各地財政情況不一樣,東部有錢,昆山地方補貼占比超86%。中西部也在想辦法,甘肅盤活土地收益,一年籌3億多養老錢。
這政策背后是大變革,以前靠中央,現在地方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江蘇就規定,財政收入漲超8%,養老金配套資金跟著漲。
對農民來說,錢袋子鼓了,看病更舍得,子女壓力也輕了。
四川調研顯示,每月多100元,醫療使用率提23%,贍養壓力減19%。現在農村出現新現象,老人領了養老金,農忙幫子女帶孩子,互相幫襯。但也有讓人琢磨的地兒,中西部一些地方,補貼能力跟不跟得上?
這次調整雖說開了好頭,可城鄉均衡發展,還得長期使勁。地方財政投入能不能持續?不同地區的差距咋進一步縮小?
這些問題都需要關注,政策落地還要看實效。養老金漲了是好事,可怎么讓更多農村老人享受到,得好好謀劃。您那兒的養老金調整啥情況?
各地補貼差距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一起聊聊農村養老那些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